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審批變備案 信貸資産證券化潛在市場超8萬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1-21 15:03: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 近日,銀監會發文核準了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的資格。記者了解到,銀監會簡政放權後,已有不少銀行摩拳擦掌,篩選“試水”的首選名單。據中信證券測算,在80萬億元的信貸總量基礎下,如果銀行信貸結構騰挪的比例在10%至30%之間,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的潛在市場達8萬億元至24萬億元。

  自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監管部門一直慎重考慮如何開展資産證券化。目前商業銀行對於大規模推廣信貸資産證券化仍有所顧慮,究竟能掀起多大浪潮還有待觀察,可如何避免潮退後“裸泳”的風險卻已擺在各家銀行面前。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或成首選

  在銀行的信貸結構中,往往有一些流動性較差、但可以預期收益的資産,把這些信貸“打包”重組後,就可以轉換為可流通的證券拿到債券市場上出售,通過這樣的信貸資産證券化,銀行可以騰挪出更多的信貸資金支援實體經濟。

  銀監會數據顯示,僅2014年前6個月,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資産證券化共盤活了886億元的存量信貸資産。

  此次,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27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獲得監管部門“鬆綁”,一改之前的項目逐筆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足以表明監管部門用好這一金融創新工具的決心。

  “這意味著獲得資格的銀行以後可以更主動地發行産品。”一位股份制銀行投行部人士告訴記者,“以前審批手續複雜、流程長,報上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批下來,可機遇稍縱即逝,改為備案後有助於銀行把控時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期限長、收益低,但風險較小易受投資者青睞,所以可能成為銀行試水的首選。”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説,中小企業貸款和信用卡貸款也適合作為資産證券化的標的。

  其實,盤活存量、調整資産結構都是更為長遠的打算,對於中小銀行來説,降低存貸比、騰空信貸規模是加速推進資産證券化更為重要的動力,可以緩解眼前的資本金壓力。

  ?産品發行量和存量都非常少

  實際上,目前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還處於起步階段,産品的發行量和存量都非常少。數據顯示,2013年各個金融機構發行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34單、總規模為1436.3億元,2014年銀行間共發行了65單、規模2770億元。

  而對於大規模推出資産證券化産品,不少銀行還有所顧慮。一方面,為防範風險監管層希望銀行拿出優質信貸做資産證券化;另一方面,銀行擔心優質信貸資産競不上價,還不如中長期貸款來得穩妥。

  “優質信貸資産相對來説收益率偏低,未必達到投資者的收益預期。畢竟目前低風險産品的收益率已被銀行理財、信託等金融産品抬高了。”楊馳説,今年信貸資産證券化發行規模井噴的可能性不大,可能達到萬億元。

  另外,資産證券化是為了盤活存量,釋放流動性,但目前市場流動性並不是很緊張。而央行部署2015年信貸重點時也明確表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專家指出,如果銀行本身額度寬鬆,借助信貸資産證券化出表的意願就會減弱,當下是優質的信貸需求不足,而非信貸規模不足。

  此外,儘管銀監會已經“鬆綁”,但央行還未表示放鬆對信貸資産證券化的規模管控,因此未來大潮是否能夠洶湧澎湃還得看監管部門的意願。

  ?要避免野蠻銷售無知購買

  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所以需要在資産證券化大潮來襲之前,充分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徐忠指出,現階段,銀行拿出的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均為優質資産,其風險問題尚未突出,隨著此項業務常規化發展,必須處理好信貸資産證券化複雜性與交易投資場所選擇的關係。

  “監管層對於信貸資産證券化還是持比較審慎的態度,出臺了多項政策來防控風險。”楊馳介紹,除了要求優質信貸資産優先證券化之外,銀監會還規定了進行風險留存、不搞再證券化、堅持真實出售、破産隔離等原則。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目前,我國資産證券化産品主要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和交易,投資者結構比較單一,不利於在更大的範圍內分散風險。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在信貸資産證券化的起步階段,主要應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畢竟資産的判斷、評估、分析需要更為專業的金融知識,擴展到個人投資者不可操之過急。

  專家指出,防範資産證券化的風險,必須做到資訊透明,有朝一日面向大眾市場,一定要避免野蠻銷售、無知購買和剛性兌付的情況發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