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不能再這樣“擴種”了
- 發佈時間:2015-01-20 07:03:48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年11月-12月,是銀杏(俗稱白果)的交易高峰期。去年底,記者在泰興、如皋、海安等銀杏主産區採訪發現,曾經被當地農民稱之為“搖錢樹”“養老樹”的銀杏,身價卻從最高年份的一斤40多元跌到如今幾毛錢一斤。
身價一落千丈 果農懶得採摘
“老大爺,白果多少錢一斤?”“不值錢,5毛錢一斤。”在海安縣高新區仁橋街道祖師廟白果收購點,一位老人一邊從收購點老闆手中接過鈔票,一邊無奈地搖頭。“今天賣了194斤,87塊。”85歲的朱德付老人告訴記者,他家有10多棵盛果的銀杏,只打了6棵樹,其餘不高興打了。
做了20年銀杏收購生意的周素珍告訴記者,去年銀杏價掉到1.20元/斤,今年只有去年一半價,小果子還不收。“前段時間,銀杏葉還賣1.20元/斤,果子賣不過葉子,誰還願意弄啊?”一名幫工插話説,白果挺費功夫,採摘、浸泡、去皮、曬乾,農村做雜工一天80塊,搞一天白果,連功夫錢都掙不回來。
泰興素有“銀杏之鄉”之譽,銀杏産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銀杏生産和集散地。2014年12月3日,記者來到國內最大的銀杏交易市場——泰興市宣堡銀杏市場看到,偌大的市場,多數門面空關,有的轉行開了小超市和服裝店,只有10多個門面正常收購,來賣銀杏的農民廖廖無幾。
“白果生意不好做,很多人都轉行了。”市場負責人肖志旺介紹,市場2002年開張時共256個門面,全部被租一空,最紅火時有200多個銀杏經紀人入場收購,年交易量達2萬多噸,現在堅持做的只剩下四五十人。目前每天市場銀杏交易量僅100多噸,“市場面臨癱瘓”。肖志旺説,門面租期還有兩年就到期了,之後市場要不要再辦下去,還是一個問號。
産能擴張過快 市場已趨飽和
在宣堡銀杏市場租了兩個門面的葉貴榮告訴記者,收了30年白果,從未碰到過這麼糟糕的行情,市場還有前兩年1萬多噸白果壓在冷庫裏沒脫手呢。“以前到了白果收購季節,上海、廣州等地的外貿公司拿著定金來等貨,隨著銀杏遍地開花,這種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在葉貴榮的記憶裏,1998年白果價達到巔峰——48元/斤,當時全國産量也不過4000噸,而現在光泰興一地就有2萬多噸,“白果生意沒做頭了。”
“市場飽和是造成銀杏行情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身兼泰興市銀杏開發辦主任的泰興市農業資源開發局局長欒炳群坦言,銀杏雖兼具食用、藥用、觀賞價值于一身,但屬小眾産品,目前只有東南亞等少數地區的居民喜歡食用,國內至今還沒有形成消費習慣。資料顯示,泰興30年來,銀杏樹從百萬株急劇擴到了600多萬株,人工培育嫁接技術廣泛應用後,挂果時間從正常二三十年縮短到三四年,銀杏年産量從當年的幾百噸猛增至2萬多噸,而銀杏的市場銷路仍依賴傳統的上海、廣東等地訂單,需求增幅並沒有同步增長,處於産能過剩狀態。
省農委農業産業化指導處處長潘長勝認為,銀杏不是剛需品,從當前銀杏産業所面臨的困境來看,銀杏發展規模不宜盲目擴大。
既別一哄而起 也別一哄而散
深加工被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銀杏産業發展的必然出路。但從泰興、邳州兩地銀杏深加工現狀來看,加工規模偏小,技術仍存在不少缺陷。以泰興為例,全市僅有的四五家銀杏深加工企業,年消化銀杏不足3000噸,銷售不到一個億,與當地2萬餘噸的龐大産量相比,差距懸殊。當地開發的銀杏晶,時間長了會團成餅;銀杏酒存在水分易蒸發、難保存等問題,深加工難以“深”下去。
銀杏産業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何去何從?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銀杏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要立足産業可持續發展,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做好産業規劃引領。不可否認,在一些地方,大片的銀杏林都是當年地方政府鼓勵擴種的結果。現在市場供需失衡、出現價格大跌,政府應發揮宏觀指導作用,幫助農民化解種植風險,防止亂砍亂伐,避免産業劇烈起伏,保護農民利益。其次,要立足市場需求,引導農民多种經營。像邳州和山東郯城銀杏主産區,走以銀杏苗木為主、深加工為輔的産業之路,發展林下經濟、間套種和銀杏苗木、銀杏盆景等多种經營,多途徑增收,防止吊在賣果一棵樹上。第三,地方政府也要從中吸取教訓,不能把凡是種植面積大的,都當成特色經濟來發展。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元紅教授看來,特色産品一定是具有別人不可模倣的資源優勢或品牌優勢,人人都能搞的不能算是特色。在發展所謂特色經濟時,一定要了解市場供需狀況,充分預估到産品的市場競爭態勢和自身優勢,這樣方能避免産業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銀杏産業遭遇的困境,已引起銀杏主産區地方政府的重視。泰興和邳州兩地已開始從戰略高度醞釀銀杏産業發展規劃。 本報記者 丁亞鵬
配圖:本報記者 丁亞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