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減持中信證券難言內幕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1-19 08:22: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兩融業務違規而領受證監會處罰的中信證券今日迅速公告整改措施。不過,市場同時還關注到另一現象:就在證監會宣佈處罰措施前幾日,中信證券大股東中信股份連續數日大舉減持,合計套現逾百億。時間點上如此巧合,令不少人質疑其內幕交易之嫌。對此,來自中信建投的兩位研究員撰文指出,內幕交易之説“不合邏輯”,因中信股份在減持前要履行內部審批程式,且其是多日分步減持,所以應不是獲悉處罰“利空”後的臨時決定。
火速整改提高兩融門檻
中信證券今日公告:“日前,因存在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的問題(據相關規定,融資融券合約期限最長為6個月),公司被證監會採取暫停新開兩融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對此,中信證券已採取多項整改措施,除不再新開兩融賬戶外,還自1月16日起,不允許新增任何新的合約逾期情況,同時清理舊的逾期合約。對兩融開戶條件,也由資産滿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
此前,證監會于16日通報了中信證券等12家券商因兩融業務違規被罰的消息。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存在違規為到期兩融合約展期問題,受過處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戶數量較多,因此被施以上述處罰。
幾乎與此同時,中信證券16日晚間公告披露,公司當日收到第一大股東中信股份通知,1月13日至16日,中信股份合計減持3.48億股中信證券,佔公司總股本的3.16%。其中,13日減持4531.67萬股,14日減持4348.89萬股,15日減持2.08億股,16日減持5099.87萬股。上述減持完成後,中信股份持有中信證券股份數量變更為18.89億股,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仍為第一大股東。
查詢中信證券在上述被減持日的股價區間,初步估算中信股份的減持套現金額約為110.6億至116.58億元。
因時間點上的巧合,有觀點認為中信股份在“利空”前夕的大筆減持涉內幕交易之嫌。對此,中信建投分析師劉義和徐飛撰文指出:“有傳言大股東及公司已知曉處罰結果,進而臨時減持,屬於違規行為。我們認為,這種傳言不符合邏輯,大股東在減持之前,需履行一系列內部審批程式,而減持行為也分佈在四個交易日,由此可推斷不是臨時決定減持。去年下半年以來,券商股漲幅巨大,除有小非不斷減持外,國元、山西、國海、太平洋的大股東都有減持行為。因而,中信大股東本次減持也屬正常,只是由於其行業地位,才為市場所矚目。”
此外,中信證券目前正在推進H股增發工作,有觀點認為,大股東減持A股後,將通過參與H股增發套利。劉義和徐飛認為,中信證券在H股增發公告中已明確指出“本次H股發行對象擬為獨立於本公司、並非本公司關聯方的投資者”。因此,這一猜測也“不攻自破”。
券商股成藍籌減持“主旋律”
實際上,隨著中信證券的股價暴漲,選擇“落袋為安”的股東不止中信股份。2014年11月初至今年1月16日,中信證券累計漲幅高達150%,期間最高漲幅達到180%。除了中信股份之外,中信證券的其餘股東此前也相繼披露了減持公告,例如南京高科和兩面針。
其中,南京高科1月8日公告稱,公司于1月7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中信證券400萬股,交易均價為36.4元/股,交易産生凈利潤9400萬元,超過公司2013年度凈利潤的10%。而在去年12月份,南京高科已經三次減持中信證券,獲利可觀。
兩面針也曾在2014年12月6日公告,為鎖定盈利,合理規避市場、股價向下波動及調整的風險,公司董事會擬授權公司管理層在2014年剩餘時間裏擇機在二級市場出售不超過17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截至2014年9月30日,兩面針公司仍持有中信證券約3740萬股。
2014年年底,隨著藍籌牛市到來,券商股不斷創下新高,而券商股股東高位套現鎖定收益成為這波牛市中藍籌減持風潮中的主旋律。自去年11月初至今,券商股平均漲幅超過100%,位列全行業第一。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西部證券、方正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國海證券、華泰證券等超過15隻券商股遭到了股東減持,有些個股還出現多輪減持。例如,國海證券近兩個月來共發生股東減持20余次,涉及索芙特、中恒集團、河池化工、桂東電力等,累計套現超22億元。國元證券、西部證券、東北證券、海通證券、太平洋等5家券商累計套現都超過12億元,方正證券累計套現達到8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券商股股價短期內大幅上漲,已明顯高出股東對上市公司的估值預期,套現積極性隨之提高。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