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絲綢之路旅遊年":促進絲路旅遊互聯互融
- 發佈時間:2015-01-19 0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促進絲路旅遊互聯互融
“美麗中國—2015絲綢之路旅遊年”日前正式啟動,旅遊業再一次走在國家戰略前沿,憑藉先聯先通的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打下基礎,積聚人氣。
放眼“一帶一路”沿線,這裡有屹立千年的兵馬俑,也有時尚的冰川探險;在這裡可以領略大漠孤煙的塞上風情,也可以飽覽瑰麗絕倫的敦煌壁畫。坐擁豐富的自然及歷史文化資源,沿帶沿路各地有著發展旅遊産業的先天優勢,但也存在著一盤散沙、重復建設、資訊不共用等問題。而旅遊産業相較其他行業,能優先吸引外界矚目,招來資本,引入技術,從而也成為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點。旅遊産業的先行,將觸發一系列的配套建設與相關産業的跟進。經由旅遊産業的發展帶動,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網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將相繼完善,從而為其他産業的入駐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為沿線各地旅遊産業發展打破地方藩籬、推進區域旅遊一體化提供了新的契機。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産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作為重點被寫入《意見》。凝心聚力,串點成線,沿帶沿路各地旅遊一體化發展正逢其時。在佈局上,各地可依託現有的旅遊資源和發展潛力,明確不同的定位,互通有無,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如陜西正著力建設絲綢之路風情體驗旅遊走廊,首期50億元的旅遊産業投資基金也于去年設立運作。在機制上,部署統一的戰略規劃,建立聯席機制,強化資訊共用,放大多方資源的整合效應。如國家旅遊局制定了“一帶一路”旅遊推廣三年活動方案,覆蓋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西北、東北地區,西南地區,沿海和港澳臺地區及內陸地區,建立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的國際交流機制來促進中國和絲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旅遊合作。{作者:吳悠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