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抓住教育結構優化的突破口

  • 發佈時間:2015-01-15 06:07: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當前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理順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內部的關係,改善教育資源有效供給,推動教育結構不斷優化,是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改革的重點所在。然而,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由於我國教育體制機制特別是教育資源供給體制還不完善,教育資源供給總量不足與結構失衡、效率不高並存,導致了我國教育在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內部都存在結構性扭曲。這些結構性扭曲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公平的推進和教育品質的提高。因此,從以下3個方面理順教育成本分擔,改善教育資源有效供給,破解結構性扭曲,推動教育結構不斷優化,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基於公共物品屬性的差異,理順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關係。目前,我國各級教育預算內生均經費支出佔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高等教育遠高於初等教育,客觀上容易導致重高等教育而輕基礎教育、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短缺等突出問題。因此,根據教育公益性、普惠性以及教育公平正義的要求,應進一步完善教育資源供給機制和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相應調整中央和省本級教育資源供給結構,提高中央和省本級對基礎教育資源供給的統籌能力與分擔比例,以改變目前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頭重腳輕以及基礎教育不均衡等問題,推進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我國基礎教育走向高水準、高品質的健康發展之道。

  第二,基於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目標,理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係。經過30多年高增長後,我國經濟建設進入了講求發展品質和效益、推進結構優化和産業升級、注重改革與創新驅動的新的歷史階段。在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新型四個現代化建設需要更加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和提升人力資源素質,把我國從一個人力資源大國轉變成為一個人力資源強國。職業教育主要對接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和産業工人,行業企業可以直接從中獲益。在當今人口紅利趨於消失、産業結構升級加速、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知識、技術和創新已成為産業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企業有著投資教育以獲取人力資源紅利的內在動力。然而,現實中我國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成本的分擔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進程。究其原因,這與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有著一定關係,特別是對職業教育實施統一管理,一些職業教育學校緊密對接市場需要的教育、培訓能力建設滯後,在招生錄取標準、生均經費投入、師資及教學條件保障等方面的水準都普遍較低。其結果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的職業技能得不到市場的青睞,綜合素養得不到社會的認同;行業、企業難以篩選到心儀的人才,也就缺乏分擔職業教育成本的興趣;職業教育常常被尷尬地認為是普通學校的“非正規軍”,甚至是“次品教育”。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可考慮以企業分擔職業教育成本為切入點,深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改革,通過産學聯合、校企聯盟、工學融合等途徑,引導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實現産教的深度融合。這種貼近市場的職業教育資源多元供給機制,將促進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從而形成迵異於普通教育特別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有效破解職業教育困境。

  第三,基於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理順普通高等教育內部的關係。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對接人力資源強國建設中培養專門人才與拔尖創新人才的任務,具有顯著的人力資本投資的特性。近年來,一些高等學校片面追求大而全,忽略了內涵式發展,忽視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具體需求狀況。其結果導致了高校辦學定位“同質化”嚴重、教學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趨同、本科教育盲目向研究生教育攀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等結構性扭曲問題。這種結構性扭曲導致一些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供給結構與社會需求不匹配,集中表現為專門人才的培養層次、品質以及拔尖創新型人才的創新能力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勞動力市場上則導致要麼就業不充分、要麼就業品質不高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説,造成這些問題原因與我國現行的普通高等教育資源供給機制有著一定關係。比如,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中,社會捐資佔比遠低於國外發達國家水準。這種資源供給狀況,不利於普通高校重視市場機制的作用,容易導致人才培養改革調整滯後和結構性扭曲問題。破解這些難題,要從進一步理順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入手,充分發揮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教育資源供給主要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以及人力資源需求狀況,激發各種社會資源流入普通高等教育,形成公平合理、相互補充的成本分擔機制和人力資本投資機制。通過改革完善教育資源供給體制機制,促進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層次、類型、規格和品質等方面與行業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積極的緊密對接,最終形成定位合理、多元高效、協同開放的普通高等教育結構。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