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客家三寶釀: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奇葩

  • 發佈時間:2015-01-14 20:29: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粵楚文化的交匯使賀州菜釀具有悠久的歷史,自秦漢至唐宋的1000多年裏,賀州是“粵楚通衢”的前沿陣地。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賀江的中游設置了臨賀縣,臨賀縣駐地賀街鎮作為賀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200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有姓有名的全國各地到賀州任職的狀元、進士就有1000多名,這些人才的到來,也帶來了一方的飲食文化,再加上瀟賀古道上中原溝通嶺南頻繁的人流物流,也促進了賀州菜釀的繁榮。

  作為多民族居住地的賀州,也使賀州菜釀充滿了豐富的民族特色。南鄉壯族的豬大腸釀,是用生糯米直接灌進豬大腸內製作的,豬血釀是用糯米粉拌豬血灌進豬小腸中製作的。瑤族的竹筍釀有釀糯米飯的,有釀糯米粉的,也有釀肉陷的。客家人的油豆腐釀,本地人的茄子釀、蒜釀、瓜類釀等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將菜釀融入愛情文化,也是賀州人的獨創。賀州客家人迎親宴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豆腐釀,從他們的一句“豆腐釀——放心”歇後語上可以看出,男女婚慶已經宴請親朋道賀,雙方日後盡可以放心白頭到老。瑤族姑娘為心上人特製的生蔥釀,寓意是對有情人的一種情感祝福,希望心上人聰明伶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賀州菜釀也是如此。大寧人釀的油豆腐釀,大大方方,外色金黃,肉白滑嫩,被謄為“金包銀”,傳説是朝庭的貢品。賀街人的瓜花釀,大鍋煎煮,甜透心窩。桂嶺人的燈籠椒釀和信都人的茄子釀,油泡煎炒,香飄三家。同樣的陷料,同樣的製作手藝,換了一個地方,就沒有了原來正宗産地的味道,賀州菜釀就是離不了那一方神奇的土地。

  賀州菜釀高就高在將儒家文化提倡的食不厭精和粗糧細做的文化精髓融進了菜釀的製作過程中,把菜釀做出品味來。如有一種叫做豬婆菜的青菜,不管你怎麼用巧手來煮,它的味道都不好吃,平時農戶們種這種菜主要是用來喂豬的。但是,南鄉壯族的農婦們用豬婆菜葉來包糯米飯或糯米粉釀,它的味道就別具一格。還有肥肉切碎後加上其他調料製成菜釀,使人吃起來就不覺得肥膩了。甚至將豬下水做成各種精美的菜釀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文明。

  賀州菜釀講究傳統製作,不需要太多的現代調料,也不鍾情于先進的微波爐煎煮方法,農家的大鍋煮豆腐釀、大鍋的瓜花釀最純正,賓館裏推出的豆腐、瓜花、葫蘆瓜三釀一鍋煮不知醉倒了多少外地遊客。千百年來,賀州人的百菜釀釀著生活中的甜蜜,釀著一個民族不老的的歌謠,人們嘴裏吃了一碗又一碗,嘗著幸福和快樂。

  一年四季之中,不論什麼時候來到賀州,都可以在賀州人的餐桌上品嘗到別具一格的賀州風味菜——菜釀。賀州人逢菜必釀,豆製品類、果菜類、根莖菜類、葉菜類,甚至豬大腸、豬血、豬網油都可以做成菜釀,還有生蔥大蒜照樣釀。有人做過統計,賀州菜釀有108種之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寶釀,也就釀苦瓜、釀辣椒和釀茄子。

  出鍋的三寶釀顏色鮮艷,味道怡人,讓人食欲大開。釀苦瓜微苦鮮香,不但有清熱解毒、明目敗火、開胃消食之效,吃了還可以暖胃益氣。喜歡吃辣椒的人更是不能錯過這道菜,吃起來不但有肉的鮮香,還夾雜著辣椒的淡淡香氣,可謂兩者兼得。茄子的造型比較像肉夾饃,也就是兩瓣茄子中間夾著肉,口感也很不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