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外貿還會更差嗎

  • 發佈時間:2015-01-14 20:29: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曄君 熊海鷗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度第一份宏觀經濟數據揭開了面紗,外貿的低增長再次讓市場感受到經濟面臨的絲絲寒意。業內認為,外貿增速未達標主要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已進入到創新驅動、優化結構的新階段,今年增速會處於一個溫和增長區間,即5%左右。

  對於外貿增速放緩,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解釋稱,去年我國外貿增速放緩除了受2013年部分月份基數偏高的因素影響外,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無法支撐我國外貿的高速增長;二是我國外貿進出口當中的低成本比較優勢不斷削弱,發達國家對我國製造業的投資下降抑制了進出口;三是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下滑,拉動了我國進口值的增長。

  在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看來,目前外貿增速不景氣最主要就是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既有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增速放緩,市場需求減弱,也有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影響。“增速放緩背後也有一些外貿結構的因素,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一些加工貿易開始向南亞、東南亞等一些勞動力更廉價的地區轉移,而一些高端領域貿易出現往發達國家回流的現象,對我國外貿也産生了不小的衝擊。”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稱,我國“走出去”比“引進來”的力度越來越大,比如製造業利用外資在減少,但“走出去”在加快,雖然這對於結構調整有利,但不可避免地會對外貿數據造成一定影響。

  隨著2014年外貿增速創新低,市場對今年外貿走勢備受關注。鄭躍聲表示,從外貿出口先導指數來看,去年12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0.1,較11月下滑0.7,連續第3個月下滑,為自2013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預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而此前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也表示,我國已將2015年的對外貿易增長目標由2014年的7.5%下調至6%。今年商務部的重點任務是穩定外需,提升高端製造業産品品質,調整工業結構。

  事實上,在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外貿是受國際市場影響最大的一個領域。在陳克新看來,今年的外貿增長不容樂觀,出口方面,除了美國,其他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對中國出口拉動不強;進口方面,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進口勢必會受影響,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在持續下降,不利於進口增長。今年我國外貿形勢仍然嚴峻,增速將低於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

  (摘編自1月14日北京商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