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端漫步”能否讓醫療變輕鬆

  • 發佈時間:2015-01-13 05:32: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上掛號、手機醫生、微信支付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逐漸興起,將給傳統醫療管理方式、醫患溝通模式等帶來深刻改變——

  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最近可謂風起雲湧,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爭相進軍健康領域,春雨掌上醫生獲得5000萬美元投資,國內最大醫學專業網站丁香園獲得7000萬美元投資,掛號網獲得1億美元投資。投資者如此熱衷,足見網際網路醫療魅力之大。

  專家指出,移動醫療、移動健康將逐漸改變傳統醫療管理方式、醫患溝通模式、醫生從業生態等。然而,“雲端漫步”是否真的能讓醫療變輕鬆?線上掛號、網路問診等新的醫療服務模式真能破解長期存在的“看病難”麼?

  患者看病變方便

  想看病,卻很難挂上號,甚至要半夜去排隊;看病時,等待時間很長,而醫生真正看病時間很短,化驗、繳費、劃價都要一次次重復排隊;醫院人滿為患,嘈雜擁擠……這些都是人們十分熟悉又十分頭痛的“看病難”場景。如何破解這些頑疾、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新興的網際網路醫療方式已經有了初步探索。

  掛號網率先在掛號領域進行突破。“全民擠三甲醫院,雖然有制度上的問題,但醫患之間資訊不對稱也是重要原因,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病該去哪個醫院,找哪個醫生看。”掛號網CEO廖傑遠告訴記者。

  因此,掛號網借鑒美國梅奧分診中心的經驗,參考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全國學科調查數據等,搭建了自助分診和精準分診相結合的規模智慧分診諮詢體系。“比如通過預約,醫院可以預見醫療服務需求,從而根據不同科室的預約情況甚至不同季節的患者需求,提前調配醫生,進一步減少患者候診時間,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醫療秩序。”廖傑遠説。方便了患者和醫院的掛號網受到市場歡迎,目前掛號網已擁有超過3700萬的實名註冊用戶和超過12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

  經過3年探索,上海在運用資訊化技術推動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秩序等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下一步,上海將在更大範圍內探索基於資訊化的深度便民服務,包括對症預約、線上支付、院外候診、診後隨訪等各個環節,如開發網際網路上青年專家推薦、患者滿意度測評等功能,重新分配醫療資源。”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資訊中心主任謝樺説。

  這種改變並不是將傳統的人工服務電腦化,而是要做流程再造,對現有佈局進行突破。移動醫療讓患者不再“一點小病就要去醫院”,同時能有效彌補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的局面,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醫院管理更精細

  網際網路醫療不僅方便了患者,也讓醫院的管理更加高效,為提高醫療服務水準打開了新的空間。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每一位住院患者手腕上都佩戴著印有條碼的腕帶。輸液、分發藥品時,護士用移動掌上電腦(PDA)掃描腕帶以及藥品上的電子條碼,兩者匹配,PDA會彈出“執行成功”的字樣,否則會給出“病人與醫囑不匹配”、“該醫囑不存在”等提示。

  “過去護士執行醫囑就靠一支筆、一張紙記錄,一旦出現問題,過程漏洞很難捕獲。而資訊化技術可以真正實現藥品的全流程、無縫隙閉環管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資訊中心主任劉帆説。現代化資訊技術應用領域的探索,最終都是為了實現醫院的核心任務,即看好病、服好務。這就要求改革醫院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即從傳統管理到現代管理、從經驗管理到專業管理、從粗放型管理到精細化管理、從隨意性管理到規範化管理的轉變。

  “目前醫院每年經費支出高達13.6億元,涉及藥品、高值耗材、低值耗材、體外診斷試劑等。僅高值耗材就包括23193個品規,覆蓋200多個供應商、260余個生産廠商。另外,包括CT機、心電圖儀甚至輪椅在內的各種設備,數量達到17220個,總價值達到8.57億元。管理好如此大規模的物流資産,必須依靠移動醫療資訊技術。”劉帆表示。

  2009年,該院開始對高值耗材實施“一物一碼”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模式:供貨商送貨到設備處,工作人員為設備黏貼條碼,庫管員使用PDA進行條碼掃描、現場驗貨,杜絕賬物不符現象。對於低值耗材等,也採用資訊化技術收貨入庫。記者看到,在該院存放設備的每個房間門上,都黏貼了電子條碼,庫管員通過掃描條碼,就能馬上知道存放的設備名稱和數量。

  目前,該院已構建起基於醫療物聯網的數字化醫院模型,建立了涵蓋臨床醫療、區域醫療、運營管理、資訊交換、基礎架構等五大領域的31個核心繫統以及204個子系統。移動醫療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垃圾追蹤、床位核對、醫護助理、設備防盜等,幾乎覆蓋了醫院運作的所有環節。

  發展還需破壁壘

  網際網路醫療要真正解決“看病難”,還需要突破很多壁壘。如何保證醫患權益,尤其是患者權益,是網際網路醫療面臨的重要問題。

  春雨掌上醫生主打“輕問診”理念,用戶可通過這款軟體免費向專業醫生提問,查詢可能罹患的疾病。春雨醫生公關總監徐妍妮告訴記者,現在春雨已有3000萬的用戶,每天提問用戶量大概在5萬左右,醫生端大概有5萬名醫生,都是公立醫院主治以上的大夫。不過,在專家看來,雖然線上診療這種新方式確實方便了醫患之間的溝通,但醫療是一個特殊行業,面對面的診斷與治療永遠是醫療的核心部分。

  “實際上,目前社會上對引入移動醫療系統還顧慮重重。移動醫療要想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增強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北京大學醫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表示,移動醫療涉及到患者的安全,應建立網路醫生準入資質管理機制,除了需要職稱門檻外,還要根據執業記錄對醫生進行評分。通過醫患雙方簽約式服務規避風險,患者授權醫生調閱電子健康檔案。

  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政策的壁壘。比如,目前還未放開網上診療,醫生沒有網上執業行醫權,電子處方是否合法還沒有明確説法。一些地方也在嘗試突破,比如利用遠端視頻的方式或者借助家庭醫生,協助大醫院醫生完成網上診療的線下延伸。但是患者就醫習慣的改變、健康檔案共用的實現、醫保報銷政策的跟進、處方藥品的配送、醫療事故認定及處置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目前移動醫療發揮的作用還比較有限,但不可否認這個行業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廖傑遠表示。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和人民生活水準逐漸提高,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都在迅猛增長。網際網路醫療依託便捷高效的優勢,無疑將贏得更多的市場空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