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冬季到野外來看鳥

  • 發佈時間:2015-01-08 01:31: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的北京,寒風料峭的街上依然車水馬龍,曾經光顧過這個城市的鳥兒卻早已逃向更溫暖的地方——至少在大多數人眼中如此。

  然而,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説,觀鳥大戲從未落幕。阿穆爾隼、紅脅藍尾鴝、磯鷸、燕子和褐雨燕在深秋時分陸續謝幕,伴隨著湖面結冰,野鴨和天鵝也翩然離去;同時新“演員”們——斑鶇、白尾海雕、赤麻鴨、小太平鳥次第登場,如果內蒙古下了大雪,毛腿沙雞、蒙古百靈也會突然闖入舞臺……

  轉觀念

  觀鳥,而不是把鳥關在籠子裏

  在中國,對鳥的審美主要局限在一隻只籠子裏,不過在很多發達國家,人們對鳥類的熱愛卻通過另一種方式表達:觀鳥。

  顧名思義,觀鳥就是觀察、觀賞鳥類,與把玩籠養鳥的不同之處是,它的背景是大自然。這種觀察既可以裸眼進行,也可以借助望遠鏡等設備。除了看,觀鳥者也會聽——從聆聽鳥的叫聲中獲得愉悅感,還有記——記錄下鳥的名字、數量、出現的時間和地點等。很多觀鳥人都保持著“人生觀鳥記錄”,上面記錄著他們邂逅的所有鳥類。

  在西方國家,人們開始把鳥類作為觀賞的對象而不是食用的對象可以追溯到18世紀。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對鳥類的研究蔚然成風,不過當時主要是收集鳥蛋和鳥的標本等。19世紀末,隨著保護鳥類的呼聲漸高,一些專門的鳥類保護組織相繼成立,這些組織主要進行鳥類保護和愛鳥教育活動,同時鼓勵並組織人們進行觀鳥。觀鳥——對活著的鳥類的觀察日益興盛起來。

  現在觀鳥在一些西方國家幾乎成了一種“國民愛好”。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從1979年開始每年都會組織“大花園觀鳥”活動,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今年約50萬人參與了該活動。美國的一項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全國調查顯示,2006年美國16周歲及以上的觀鳥人達到4800萬,佔當時美國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人在自家花園觀鳥,2000萬人進行野外觀鳥。

  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跨國觀鳥變得更為容易和普遍,源自發達國家的觀鳥文化開始向發展中國家擴散。20世紀中後期以後,觀鳥活動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進入“漲粉兒”階段。

  “漲姿勢”

  在鶯飛燕舞中成為“專家”

  雖然觀鳥只是一項戶外休閒活動,不過由於它的專業味兒十足,很多經驗豐富的觀鳥人幾乎算得上半個鳥類學家。

  美國的《觀鳥》雜誌曾這樣評價:“觀鳥是一種成功跨越時代的消遣活動,它反映著我們文化和社區中不可否認的傳統的一面,同時又把我們推向技術、環境倫理學,特別是認識論的前沿。”

  沒錯,觀鳥並不僅僅是賞鳥,它的科技含量尤其體現在對鳥類的研究上。早在20世紀初,觀鳥就發展成具有很強的田野調查性質的戶外活動。從那時起,兩個目標就成了無數觀鳥人共同的追求:一是在野外環境下按照博物館的標準對鳥類進行詳細分類;二是對鳥類出現的時間、地點、數量進行記錄,以更好地理解鳥的遷徙和分佈。

  如此一來,鳥類分辨技術就成為觀鳥人的必備技能——這意味著不僅僅分辨出它是麻雀還是天鵝,還要了解它們的目、科、屬、種。這一門檻也促使觀鳥團體的鳥類分辨技術日臻完善。

  很多觀鳥團體除了組織觀鳥活動以外,還在官方網站上提供大量的觀鳥知識供人們學習:如何通過聲音分辨鳥類,如何通過羽毛的形狀和顏色分辨鳥的種類,不同鳥類的行為習性、遷徙特徵,甚至鳥的進化歷史、鳥類解剖學等。美國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經常舉辦觀鳥項目,其主辦的“鳥的一切”網站上有各種各樣免費的鳥類學課程供觀鳥人學習,該實驗室甚至還專門開發了一款APP教人們辨認不同鳥類的鳴聲。

  有底線

  “觀鳥倫理原則”第一條:“增加鳥類福祉”

  觀鳥的興起與鳥類保護意識的提高有很深的淵源,因此這一活動十分強調對鳥類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歐美國家很多觀鳥團體都有十分明確且詳盡的觀鳥準則或約定。比如美國觀鳥協會官網上列出的“觀鳥倫理原則”中第一條就是“增加鳥類的福祉”,包括支援對重要鳥類棲息地的保護,避免使鳥類感到緊張和壓力,保護鳥類的環境,儘量減少相機、播放設備等的使用以減少對鳥類的影響,與鳥窩保持一定距離等等。

  由於觀鳥記錄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觀鳥人除了“自娛自樂”以外,還可以參與到鳥類數量監測項目中。例如美國奧杜邦協會一年一度的“耶誕節鳥類統計”每年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參加,如今已經舉辦了115屆——成為歷史最悠久的“鳥口調查”活動,奧杜邦協會及其他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可以基於這些調查數據對鳥類數量進行評估並採取保護措施。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鳥的一切”網站介紹,每年都有超過20萬觀鳥人參與其公眾科學項目,這些觀鳥人收集的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和瘟疫等給鳥類帶來的影響。

  觀鳥對環境和鳥類保護的另一貢獻則通過觀鳥旅游來體現。據統計,2006年,美國人在觀鳥旅遊上的投入達到120億美元。在世界範圍內,有嚮導的觀鳥旅遊成為很多旅行公司的主要項目,各種國際觀鳥路線令人眼花繚亂。觀鳥旅遊一方面可以推動鳥類所在地經濟的發展,同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對鳥類資源及鳥類棲息地重視和保護。

  當然,撇開這些“功利化”的目的,真正吸引觀鳥人的也許只是鳥和大自然本身而已:“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延伸閱讀

  新疆喀什拍到灰藍山雀新亞種

  1月5日,喀什鳥友郭宏得知自己所拍的灰藍山雀為中國鳥類亞種新紀錄時,顯得特別興奮,他認為自己連續三天的奔波沒白費。

  “沒想到這麼巧拍到了它,太漂亮了。”郭宏回憶,去年12月30日,他來到距離喀什市西5公里的風情園,打算拍點鷦鷯的照片。

  風情園裏有水、沙棘、果樹等,生態環境比較好,引來不少鳥類棲息覓食。

  這一天,他和平時一樣,一路追隨著鳥兒的身影拍攝。當來到一片小樹林時,他看到一隻藍白相間的灰藍山雀站在一株紅色的沙棘果上,便向那個方向靠近,突然,一隻胸脯呈黃色的小山雀飛了過來,“這只鳥我以前從沒見過,雖然能分辨出是山雀,但山雀亞种太多了,不知道是哪一種。”

  郭宏説,這只小鳥特別活躍,跳來跳去,抓拍很難,追拍了20多分鐘,近50張照片中只有10余張較為清晰。

  當日18時左右,這只黃色胸脯的山雀飛走了。第二天,他再次來到該處,又邂逅了這只鳥,拍攝到其獨自在一個鋼管上覓食的照片。

  郭宏回到家中整理了自己的拍攝記錄,將所拍的照片發給了新疆觀鳥會會長茍軍,諮詢鳥的種類。

  “收到圖後,我初步判斷是只灰藍山雀的亞種。”茍軍説,他又將照片發給了內地一些鳥類研究專家,經確定,這只鳥是灰藍山雀的一個亞種,並且還是一個中國鳥類亞種的新紀錄。

  茍軍介紹,灰藍山雀分為黃胸山雀組和灰藍山雀組,共計8個亞種,目前中國發現並記錄的亞種有兩個,分別是灰藍山雀北方亞種和灰藍山雀青海亞種,郭宏所拍攝的鳥屬於灰藍山雀黃胸山雀組,是中國鳥類的一個亞種新紀錄,但由於拍攝角度和清晰度等問題,目前尚未確定該鳥是灰藍山雀flavipectus亞種,還是灰藍山雀carruthersi亞種。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新疆動物學會理事長馬鳴説,灰藍山雀flavipectus亞種和灰藍山雀carruthersi亞種主要分佈在吉爾吉斯斯坦,均有可能因遷徙在喀什停留,所以要判定是哪一種,還需要進一步拍攝研究。

  2012年至今,郭宏已經先後拍攝到白兀鷲、黑頂林鶯兩種中國鳥類新紀錄,以及白頂溪鴝、高山旋木雀、彩鹮三種新疆鳥類新紀錄,成為新疆鳥友中拍攝記錄到新紀錄最多的鳥友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