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裡的掌聲最值得驕傲!”

  • 發佈時間:2014-12-30 07:31: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14年12月初起,文化部9個直屬院團和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文藝工作者陸續奔赴基層,深入革命老區、民族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深入鄉鎮社區、學校軍營、工礦企業,積極開展慰問演出、藝術采風、結對幫扶等活動。

  在這次由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門開展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文化部直屬藝術單位今明兩年將安排100批次、超過3000人次陸續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活動。

  “對於一個藝術創作者來説,采風就像剛斷了奶的孩子,再去吸吮母親的乳汁”

  聚焦農民工的國家話劇院新戲《長夜》劇組,12月8日在院長周予援的帶領下,來到地鐵7號線即將竣工的達官營站工地。主演劉威、陶虹深入垂直深度達數十米的施工現場,同建設者交流,詢問工期、生活等細節,還為他們贈送了演出票。

  12月9日,在陜西省綏德縣滿堂川鄉,30位藝術家的到來讓十里八村都熱鬧起來——

  “高興得很!人家重視咱呢!”為大家演出醜場子的77歲民間老藝人王懷恩格外激動。醜場子是陜北秧歌的一種。每年當地的社火活動中,王懷恩都會與弟弟一起表演醜場子,但為北京的藝術家演出,甚至成為被學習的對象,這還是頭一遭。

  12月8日至12日,文化部藝術家小分隊來到陜西,開展采風學習與慰問演出。5天時間內,藝術家們先後赴榆林市綏德縣三十里鋪村、清澗縣賀家溝村,延安市延川縣劉家河村和延安市基層,與民間藝人充分交流,觀摩了陜北説書、二人場子、陜北道情、傘頭秧歌、陜北民歌、信天遊、陜北琵琶書、陜北大秧歌等十余種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形式,可謂“過足了癮”。

  中央民族樂團作曲家趙東升此次不僅錄下了多段民歌、道情的演唱,還獲贈了好幾本民間藝人整理的民歌譜集:“以前對陜北民間音樂的了解更多是書面上的和資料中的,不像這次能有機會面對面聽到原汁原味的陜北風情。真心期盼這樣的采風活動成為常態,因為對於一個藝術創作者來説,采風就像剛斷了奶的孩子,再去吸吮母親的乳汁。”

  “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的眼神,一張張可愛的笑臉,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門頭溝潭柘寺小學的學生都是來自大山裏的孩子,三家店鐵路小學92%的學生都是家庭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了讓平日沒有機會走進劇場的孩子們能夠在家門口看到國家級劇院的精彩演出,12月8日,中國兒藝的舞美工作者驅車往返100多公里來到潭柘寺小學提前裝臺。

  9日一大早,劇組全體演職人員冒著嚴寒來到演出現場,用飽滿的熱情為兩所學校500余名學生奉上了益智趣味兒童劇《小吉普·變變變》。孩子們在台下看得認真,感嘆于“變變變”的神奇,感動於“小吉普”的勇敢,跟隨著劇情激動地為“小吉普”加油鼓勁兒。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演員們也帶著劇中的道具“消防車”來到了孩子中間和大家親密互動,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觀察著道具,既興奮又開心。三家店鐵路小學三年級一個男孩説:“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樣的演出,我覺得‘小吉普’就像是我身邊的好朋友,我要好好向他學習,遇到問題也要勇敢!”

  “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的眼神,一張張可愛的笑臉,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價值所在。”演員趙宇説。

  “國家級院團‘種’下農民銅管樂隊的‘春晚’夢想”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地處北京和平裏,後院有一個小排練廳,直接對著居民小區。前不久,居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天出入排練廳的全都是農民,還個個背著形狀各異的樂器盒子。

  這十來位農民,是“追”到北京來培訓的重慶市南岸區迎龍鎮北斗村農民銅管樂隊的成員。

  這要從20多天前説起。12月6日,國交樂隊第一批藝術家代表來到基層聯繫點北斗村。藝術家和這裡的農民樂隊已建立了5年的師徒情誼,一見面就激動地擁抱,農民徒弟們搶著給師傅們背樂器,問長問短,國交老師們則拿出了從北京帶來的“京城特色小吃”。

  排練開始,藝術家們立刻變得很嚴肅、很嚴格,每一下呼吸,每一個音符,都詳細講解,要求一絲不茍。當農民隊員的演奏達不到要求的時候,藝術家們還忍不住發起火來,毫不客氣地批評、指正,就像給自己北京的學生們上課一樣嚴格。農民樂手也非常理解,當老師們道歉的時候,農民卻説“發火好,這説明對我們負責,嚴師出高徒撒!”

  國交藝術家們剛從北斗村回到北京沒幾天,就接到農民樂隊的電話,提出要到國交來集中訓練。於是就有了和平裏居民看到的那驚奇的一幕。

  農民們整整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車來到北京,國交樂隊派遣了銅管聲部最有實力的教師,安排了滿滿噹噹的一週課程,還專門騰出了一個小排練廳,給農民樂隊上課,以及供他們自己晚上練習。

  老師們教得很認真,從呼吸、用氣,到指法、節奏、旋律,一點點地提高,一點點地講解,老師們講得口乾舌燥,站得腰酸腿軟,農民樂手們也演奏得非常辛勞,不少隊員嘴唇都磨破了,針扎一樣疼,但是大家都興致勃勃,每堂課都要“拖堂”。

  5年前就參加樂隊的張玉福現在很少去麻將館了;43歲的周永淑説自己變得開朗了,家人也都愛上了音樂,家裏唱歌跳舞歡聲笑語不斷。他們説:“國家級院團‘種’下了我們農民銅管樂隊的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是上春晚!”

  沉下心來、撲下身子播散文化種子的同時,藝術家們也收穫了感動與滿足,心靈受到洗禮。正如國交團長關峽所説:“我們到過很多世界頂級音樂殿堂,贏得過無數讚譽,但是這裡的掌聲最值得驕傲!”

  文/新華社記者 周 瑋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