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統籌城鄉社保,哪些短板還需補齊?

  • 發佈時間:2014-12-27 02:31:2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鳳雲

  12月24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新農保的基礎養老金水準依然較低

  《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合計達8.37億人,其中職工參保3.38億人,城鄉居民參保4.99億人。但是報告也提到,目前全國還有1億多人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其中就包括大量農民工和農民。

  “多數地方的農民反映,新農保的基礎養老金水準比較低。”烏日圖委員説,農民60歲以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中央財政一人55塊錢,地方財政根據當地的財力增加。但是過了很多年,這個標準沒有調整,農民和城鎮居民一比較就感到不公平,職工比他們還高很多。”烏日圖説,“現在各地新農保的基礎養老金水準差距已經很大了,有些財力不錯的地方已經增加到了200多元,對於這麼大的差距,國家應該儘快拿出意見來。”

  與此同時,農民參加新農保繳費選擇檔次較低也是個普遍問題。“低的省份,每人平均每月是60元。像我們黔東南州參保選擇100元到400元的是138萬人,佔應參保人數的99.18%。但是選擇500元到900元的只有0.52%,選擇1000元到1600元的是0.3%。”羅亮權委員建議,應該建立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加大改革力度,讓養老金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

  農民重復參保問題突出

  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體系逐步健全。截至今年11月底,新農合參保人數已達7.35億人。

  孫寶樹委員認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醫保職責的分散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一是部分群眾重復參保,特別是農民工、鄉鎮企業職工、在城鎮就讀的農村學生、被徵地的農民等人群參保問題更加突出,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浪費。二是社保部門和衛生計生部門分別制定城鎮和農村醫保政策,在制度的設計和工作重點上缺乏統籌銜接,固化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給政策的統一實施帶來困難。”孫寶樹説。

  此外,新農合方面還存在農民自付比例過高以及農村災難性衛生支出發生率高的問題。“農民講‘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就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辜勝阻委員説,“再有,跨區域的流動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説的農民工‘有保險無保障’,農民工參加了他原來流出地的新農合,但是返鄉報銷的成本高昂,異地結算的手續繁雜,城市看病的起點和價格很高,導致這些人雖然有保險,但沒保障。”

  辜勝阻建議把職工醫保、城居保和公費醫療“三保合一”。就業人口參保、家庭聯保,從而擴大共濟性。農民工在城市就業,也應該加入城市的醫療保險。“整個醫療保險就從現在的四張網,職工醫保、城居保、公費醫療以及新農合分為城市醫保和農村新農合兩種體制。”辜勝阻説。

  農民工參保何時才不“左右為難”?

  在我國加速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跨地區流動就業的農民工多達2.6億人,農民工外出務工面臨著工作和生活的多種風險,迫切需要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而現行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方式對這一特徵的適應性不足,還存在適應流動性不夠的問題。

  對此,穆東升委員明確提出,應進一步完善社保轉移接續機制。“隨著城鎮化加速和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城鄉人口流動不斷加快,人們對社會保障服務也提出了新要求。由於有些制度的設定和運作尚未到位,目前城鄉社保的轉換銜接通道沒有完全打通,一些群眾還難以享受保障制度所帶來的便利和實惠。比如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轉移接續手續還不完善,統籌層次還不夠高,使得流動人口看病難、領取養老金難的問題仍然不能得到徹底地解決,需要加快研究解決。”

  吳曉靈委員認為,應該加快基本養老保險方面全國統籌的力度。她建議採取基本養老保險加附加養老保險的方式,解決全國統籌的問題。“勞務輸入的省份,特別是農民工進入的比較多的地方,勞動人口的年齡比較低,交的錢比較多,當這些農民工年紀大了回鄉之後,他們的統籌資金帶不走,於是就形成大量的結余。而那些勞務輸出的省份,把勞動力都貢獻給了勞務輸入的省份,當農民工年齡大了回到當地時,個人賬戶可以帶回去,但是統籌的部分帶不回去,就加重了勞務輸出省份的負擔,因而在全國平調一部分資金到中央來作為統籌,我認為是有經濟合理性的。”吳曉靈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