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調控的大局意識
- 發佈時間:2014-12-23 01:43: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金融調控的大局意識
王 勇
在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的背景下,我國銀行歲末時分資金面緊張態勢開始升級。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新股發行、銀行年終考核等多種因素疊加,放大了年底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壓力,貨幣市場利率也在上升。7天回購利率上週五一舉攀升到了6%以上,創下了今年春節之後的新高;而更反映短期資金價格中樞水準的3月期SHIBOR也衝高至接近5%。與市場緊張情緒同步升溫的還有希望央行降息降準、釋放流動性的呼聲再起。此時此刻,管理層的流動性管理顯得非常重要。而流動性管理又是金融調控長短結合有效措施之一,這要求歲末年初的金融調控需要強調大局意識。因為此時的政策趨向和調控方向會對新的一年形成強烈的預期,
所謂金融調控的大局意識,是指管理層和各經濟主體應當明晰,金融調控作為宏觀調控的一種形式,其方向和手段一定要體現政府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意圖,符合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而不應過多關注和糾纏短期市場變化。
當前,金融調控的大局意識主要包括全球經濟意識、經濟新常態意識和金融調控市場化改革意識。眼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正引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似乎意味著,新一輪全球性衰退已近在咫尺。歐盟和日本經濟已開始出現新一輪衰退跡象。全球投資者在歲末年關之際最大的企盼,就是歐洲央行能在此後履行其“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歐元區經濟的承諾,在明年初推出以收購歐元區國家國債為主的QE行動。然而,就在此時坊間卻傳聞力推QE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欲在明年初辭職。若果真如此,則歐元區經濟勢必又將迎來一場“強震”。
儘管當前美國經濟正以溫和速度增長,就業穩固,失業率下降,但房地産領域的復蘇步子依然緩慢,通脹仍續低於美聯儲的長期目標,特別油價和氣價的持續大幅下跌會直接損害能源企業,尤其是開採減少,意味著雇用人力減少,失業率會上升,這是美聯儲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正因為此,上週四淩晨公佈的美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今年最後一次會議決議,稱0-0.25%超低利率政策依然恰當,對加息用了“將保持耐心”一詞。
至於新興市場經濟體,由於國際油價近半年來的持續走低及帶動的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滑,俄羅斯、馬來西亞、伊朗、尼日利亞、墨西哥、委內瑞拉等産油國和自然資源出口國經濟和財政風險驟然增大,迫使投資者不斷拋售這些國家的貨幣,加劇了其貨幣的貶值進程。尤其是俄羅斯,西方輿論已在評述俄羅斯經濟的崩潰了。在如此嚴峻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濟難免不受影響,同時,似乎也意味著金融政策或將進一步寬鬆。
再説經濟新常態意識,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在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對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有新起色。筆者理解,這有多層含義。政府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徹底改變傳統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增長模式或舊常態,讓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常態;中國經濟增速、發展動力、經濟結構都發生深刻的變化,經濟增速適度下行,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以此代價換回來的必須是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經濟品質和效益提高,經濟韌性進一步增強,民生得到真正改善,經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將實施更加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可以説,未來的中國市場將更加開放和包容,人民幣將進一步國際化。所以,金融調控也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從金融調控市場化改革意識視角,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産力佈局優化,必須堅持市場化調控的新理念,儘快實現市場化調控目標。還須加快建立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運作機制,也就是積極建立基於穩健貨幣政策的市場化調控與傳導機制。堅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持定力,主動發力,更注重鬆緊適度。通過金融調控,創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使市場主體形成合理和穩定的預期,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以及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鋻於上述思路,對照12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跌破50關口並創七個月最低水準,CPI漲幅持續收窄甚至顯現通縮風險的實情,歲末年初的金融調控還是應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短期流動性管理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最有效的是通過流動性管理工具操作比如續做部分到期的MLF、對商業銀行開展SLF或SLO操作等方式,繼續實施定向降息、降準等寬鬆措施,千方百計保證釋放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而非一步全面降息、降準。同時,讓人民幣匯率走向由市場供求決定,不斷增強匯率彈性。同時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作者係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銀行業研究與診斷中心主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