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拿央行某時段某個政策來判斷政策鬆緊

  • 發佈時間:2014-12-22 07:29:3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參事夏斌

  本報上海訊 (記者周裕嫵)在20日舉辦的“2014中國企業家(上海)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夏斌表示,在2015年、2016年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時期,對關注央行貨幣政策的市場人士來説,有一些新的視角值得關注,如整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否充足、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及信貸結構的調整等等。

  夏斌認為,不要拿某個時段的、央行的某個單個政策操作的結果來判斷貨幣政策是松還是緊,“極端點説,如果IPO暫時停下來了,如果債權風險很大,發不出去了,直接融資馬上下來,這個時候不放貨幣不放貸款,企業會馬上垮下來。所以作為市場風險人士,要分析央行某個動作,這個時候要加快放貨幣,它也有可能是彌補IPO、彌補融資這塊的速度太慢,看央行的某個政策行為,一定要看趨勢行為,而且要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一塊看。”

  夏斌表示,在2015年、2016年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時期,關注央行的貨幣政策或者説解讀央行的貨幣政策信號,有幾個視角要注意。如今年增長百分之多少,這是央行要關注的,但還有一些新的視角,第一可能要關注的是整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否充足。他認為,經濟增速下行時,整個貨幣資金容易偏激,而不僅僅是央行,“在中國經濟往下走的時候,有些項目的資金回流很慢影響了銀行,如果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夠,影響銀行整個貸款規模,反過來實體經濟的壓力更大,在此背景下,央行應想盡辦法保住絕大多數金融機構的穩定,這是穩定中國經濟的一個基本點。”

  “第二點要關注的就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融資貴的問題”,夏斌表示,這是央行非常關注的,也是國務院反覆強調的,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現在的風險在慢慢引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融資成本降下來。

  夏斌認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很難解決,要用信貸結構調整,而恰恰信貸結構調整是穩定整個體系架構的重點,因此分析解讀央行政策的第三個視角就是要考慮到央行自始至終關注信貸結構的調整,以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