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融資規模持續疲軟 專家認為貨幣政策將放鬆

  • 發佈時間:2014-09-15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央行上週五(9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8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7025億元。雖然較上月的3852億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8月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比上月多6837億元,卻比去年同期少6267億元。結合併不樂觀的進出口、PMI指標等數據來看,未來貨幣政策仍有調整空間。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記者表示,在定向刺激的同時,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比如推出降息,應只是時間問題。

  前8月社會融資規模11.77萬億

  8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2.8%,增速分別比7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7個和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增長5.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個和4.2個百分點。

  2014年1~8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1.7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7843億元。具體到8月的社會融資規模,受到監管政策影響,當月的表外三項繼續萎縮。當月委託貸款增加1751億元,同比少增1187億元;信託貸款減少515億元,同比少增172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119億元,同比少增4168億元。

  “7、8兩月融資總量不佳,這與M2快速回落至12.8%相呼應,我們認為,融資的快速放緩不利於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和防範債務風險,應當適度增加融資總量,特別是表外融資的規模,否則會加大實體經濟運作的下行壓力。”劉東亮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8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已顯示出不利的一面,8月份製造業PMI為51.1%,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持續大幅背離,導致貿易順差持續擴大,達到創紀錄的498.3億美元,擴大77.8%;1~8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3.2%,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貨幣政策將放鬆

  中央政府正在以從未有過的決心來解決“三農”、小微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調動了財政、金融等多個領域監管部門出臺政策、提供資源。其中,央行和銀監會是承擔解決這一金融問題的重要力量,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兩個部門提供了包括定向降準和調整貸款管理辦法等措施在內的解決方案。

  兩次定向降準之後,近期央行正在積極驗收成果,“最近幾個月,前期實施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果初步顯現。總體來看,(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開始出現緩慢的、趨勢性的下降”,9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公開場合表示,從今年的二季度開始,新發放貸款利率的走勢發生了改變;4月份利率上升趨緩,5月份開始下降,到了6月份金融機構當月新發放貸款利率降至6.7%,比利率最高的4月份低7個基點,已接近今年以來各個月的最低水準。

  在經過過去增加投資刺激經濟後,政府和央行都在總結經驗,央行更是維持了近兩年的實質性緊縮貨幣政策,希望給過熱的經濟“去杠桿”。因而,在當前經濟下行週期中,定向寬鬆成為一個代替全面寬鬆的選擇。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曹陽近日撰文指出,儘管表內資産增速放緩意味著商業銀行風險偏好的回落,但在金融市場的其他領域,市場的風險偏好卻是上升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抬升帶來的市場交易,同樣産生信用擴張,但央行顯然無法完全控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週二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今年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只有12.8%,在控制範圍之內。中國還會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量的同時,要進行結構性調控。

  比起簡單的降息可能招致的非議,央行也寄望于配套的改革措施來減輕壓力。盛松成在上述發言中也指出,我國融資成本較高是我國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決定的。除了上述一些市場主體對利率的不敏感、存在財務投資軟約束的原因外,還和國家比較快的經濟增速以及直接融資佔比較低等相關。“總體看是由我國特殊的經濟社會環境決定的,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是需要比較長時期的努力。”

  劉東亮認為,總體而言,融資不足的背景下,經濟放緩的趨勢不會改變。雖然決策層對增長底線似乎有所調整,在定向刺激的同時進一步放鬆政策,比如推出降息,應只是時間問題。

  曹陽在上述文章中也認為,央行單純穩健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有限。從中長期來看,金融市場的制度建設可能更為重要。他列舉了取消存貸比限制、完善資本市場建設、完善監管方式等制度建設方面的幾條建議。

  從近期來看,光大證券研報認為,在穩增長壓力再次加大的時候,相信貨幣政策會進一步放鬆。下調公開市場操作的正回購利率是一個可能的政策選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