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零售業融資:告別無息壓榨時代

  • 發佈時間:2014-12-21 21: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鵬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內地零售企業毛利率水準明顯低於香港及世界500強公司,主營業務貢獻的利潤基本被營運費用抵消,然而,其他業務利潤在凈利潤中佔具相當大的比重,國內零售企業利潤並不主要依靠商品銷售毛利。”2014年12月18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普華永道聯合發佈了《中國零售業2008年-2013年財務狀況研究報告》。“各類渠道費、促銷費、管理費成為‘其他業務利潤’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政府部門的治理下,這些費用會逐步降低。”普華永道中國北區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審計合夥人孫進説。

  從供應商和消費者獲取無息資金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楊青松説:“中國零售企業的資金結構向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供應商賬款所佔比例在2009年至2013年間從27%逐步下降至22%,零售企業從利用合作方資金向更多的利用自有資金轉變。”

  報告顯示,不同業態的供應商欠款週轉天數存在較大差異,百貨及超市業態的週轉天數整體呈下降趨勢(2013年百貨類的週期為47天,超市類的週期為57天),反映了供應商融資空間的獲取已較為有限。“另一方面,隨著商務等部門對單用途預付卡監管的強化,零售企業通過單用途預付卡,從消費者方面獲取資金的能力在逐步弱化。”孫進説。

  同時,報告顯示,百貨、超市、專賣店三大零售業態企業的金融機構借款佔總負債的比例在2011年達到低點,之後開始回升。這也説明零售業態從供應商和單用途預付卡方面獲取無息資金的能力弱化,轉向金融機構融資。“在銀行信貸較為緊張的大環境下,零售企業更多地通過債券融資來支援業務擴張的資金需求。特別是在2013年,各業態的債券融資佔比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夥人王笑説。

  報告顯示,2008~2013年間,經營現金流大量地被用於新開門店、並購重組等一系列擴張活動上。百貨類和超市類企業分別於2013和2011大力進軍二、三線城市,導致擴張支出佔經營性現金流的比例達到101%和107%的高值。2013年,專業店的擴張支出佔經營性現金流比例上升,是由於在新開門店的同時,專業店也紛紛開展網上零售業務。

  王笑建議零售企業:“如何管理好企業現金流以支撐企業持續快速擴張,並規避資金鏈不續的風險,將是眾多快速拓展的零售企業在發展中需要特別予以關注的問題。”

  全零售方式轉型效果不明顯

  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3年中國國內上市零售企業同比收入增長率變化呈現明顯的“W”型,經營利潤率持續下滑,從2008年的5.3%下降至2013年的3.9%。“我們看到國內零售商也在通過調整商品的品類,增加黃金珠寶、進口産品等的銷售來提升毛利率。”孫進説。“2015年,預計中國零售業增幅或繼續有所回落但不改整體的增長態勢”,王笑表示,中國傳統零售企業為了打造全零售的發展模式,與純網路零售企業競爭,需要更多的投入,突破區域性品牌,擴大銷售影響力。

  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已有59家傳統零售商家“觸網”。但根據統計,傳統零售企業網路零售額僅有350億元,佔網路零售整體規模的很小一部分。

  就中國傳統零售企業發展全零售方式,孫進説:“傳統零售商在點對點物流配送、網路行銷、專業團隊上的經驗欠缺使其全零售模式的展開尚需更多時間。企業需要提高對於整體資訊、物流、客戶系統的技術支援;建立專業的網路零售團隊;在大數據行銷的趨勢下,深入認識客戶需求,創造針對性更強的行銷手段。”

  本次研究報告分析了2008年至2013年中國國內上市零售企業在收入、盈利及財務狀況等重要方面的數據,研究對象包括國內上市零售企業78家,業態主要包括:百貨店類、超市類、專業店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