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還是機遇來了?
- 發佈時間:2014-12-21 21:30:3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洶洶來犯”的電商潮流,實體店該將其看成是大敵當前的“狼來了”,還是蘊含商機的機遇來了?
12月12日,商務部政研室組織內貿專家召開座談會,研究經濟新常態下內貿流通工作的新思路。會上,電商和實體店的話題備受關注。
實體店和電商並非“誰吃誰”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
有人認為網際網路技術是一場革命,電子商務將消滅實體店,兩者是一種模式消滅另一種模式的關係。我不認同這種觀點。其實各種業態可以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網店和實體店的功能都不能被否認。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市場空間較大。比如批發市場,國外沒有,但已在國記憶體在多年,且仍然蓬勃發展。一種模式消滅另一種模式的觀點會影響很多企業的競爭積極性,影響投資者的積極性。不同的業態不是誰吃掉誰的關係,希望相關部門研究和採取相關舉措,理順這些關係。
其實實體店仍然很重要。一方面,網路銷售額增速迅猛,不過基數太低,而實體店基數已經較大,雖然增速相對偏低,但其絕對銷售額仍是穩定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另一方面,一旦發生自然災害,需要消費品應急保供,能依靠的仍舊是實體店,而非電子商務。
再舉一個例子,在發展服務消費方面,比如發展餐飲消費、文化消費,甚至教育消費等,實體店才是最佳載體。
總之,我認為現在聲音不要一邊倒,説實體店完蛋了、落幕了,我覺得不是,實體店和網店是可以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
線上線下競爭並非關鍵問題
——中國産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晁鋼令
很多人認為電商和實體店的競爭是當前流通領域的一個焦點問題,實體店經營狀況不佳都是電商發展過快造成的,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
實際上,流通企業的競爭力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商品的貨運權,二是市場的信譽。如果一家流通企業在這兩方面得到提升,那麼無論它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可以發展得很好。
一家流通企業,如果有商品貨運權,則意味著它有較好的分銷網路,可以在上游抓住貨源中心,有大量的品牌商,那麼這家流通企業就有競爭力,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效益也可以很不錯。
流通企業還應當朝著平臺商等方向探索。平臺商不僅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做,而且可以在實體店做。實際上,在國內已經有實體品牌商,它們有一套模式,聯合了供貨商等各個方面,具備很強的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平臺商和整合商,這些企業發展得也很好。
所以,對於大型流通企業而言,它們可以把市場作為一個方向,或者增強自身的能力,或者提高品牌吸引力,通過網路和實體互動,增加其網上流量和網下流量,成為真正的平臺商,這才是大型流通企業的轉型方向。
網際網路思維重構商業生態
——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周利國
網際網路正在全面改變人們的生活,“虛擬商業”的發展引發“去商業化”思考。暗流涌動的網際網路思維,正在並且仍將引發諸多變局,其中之一就是跨界。
什麼是跨界?比如阿里巴巴,它從做商業開始,跨界到金融、物流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企業從物流業跨界到商業,比如順豐的嘿客,現在嘿客經營效果欠佳,但其已經在全國布點。還有金融業的跨界,比如中國工商銀行開設網上商店,VIP客戶可以在商店裏購買商品。暗流涌動的跨界,會給很多行業帶來衝擊,重新建構著商業生態。
在網際網路思維的指導下,引發了智慧革命。比如智慧物流、智慧工廠、智慧生産。舉個更簡單的例子,一家企業將1萬多人的人體數據模式發到網上,並且提供各種布料和樣式供消費者選擇,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搭配,然後下單,一週之內,消費者所購商品通過物流就可收貨。可以説,智慧革命直接去掉了商業中間環節,而且表現出極大的智慧化和個性化。
在生産模式上,利用網際網路思維,産品不用統一生産,可以通過分散的形式實現集中化生産。比如生産服裝,一家企業或者一個消費者可以把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小服裝企業,包括服裝設計師連在一起,衣服做好之後可直接到平臺去取或者通過物流送達身邊。這就是説,集中化的生産可能會被衝擊掉,分散的生産將會給生産方式和流通方式等帶來變革。
這不是幻想,在多次去企業調研時,我發現網際網路對企業的改造已經太厲害了,不是一般的厲害。網際網路正在全面改變人們的生活,我們一定要看到這種趨勢。
當然,暫時來説電子商務不會取代實體商業,但必須看到實體商業在萎縮,網際網路要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隨著O2O、移動互聯、大數據、C2B反向定制等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也在全面變革,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那麼,怎麼用網際網路思維來變革現有商業?
我個人的觀點是:第一,企業要克服傳統的思維模式,儘快確定網際網路轉型發展的新思路;第二,用網際網路思維來促進傳統企業轉型發展,這樣,實體店和電商才能找到更多的融合方式,實現更快地融合。
要正視電商的存在與發展
——遼寧省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主任趙穎琦
如今,市場格局在改變,電商和實體店在相互滲透,電商在蠶食傳統行業的市場份額,三足鼎立的狀態已是常態。我們應當如何適應這個新常態?
首先要正視電商的存在。現在一些實體商業,包括政府主管部門對電商保持回避態度,不正視,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電商業態已經是發展趨勢,是流通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群體,且佔有一定份額,所以無法回避它的存在。那麼如何正視電商的存在?
我認為,一是要通過政府,通過政策的引導,促進電商和實體店的高度融合;二是要快速建設移動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同時大賣場要擴大自營比例,改變二房東的身份。目前供應商很搶手,為大賣場改變二房東身份提供契機;三是電商要發展體驗店,比如客流量減少的大商場,可以利用剩餘商鋪給電商開設體驗店,體驗店是非常好的模式,是一個創新主業態。
此外,在農村消費市場,可以發展或借用小城鎮商業中心,依靠電商助推農民消費。阿裏研究院發佈的農村電商消費報告顯示,2013年,淘寶網上農村網購佔比8.6%,我覺得這一數據在今年會大幅增長,農村的消費潛力仍然很大。而且可以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比如構建網上批發商業、發展跨境電商等。
正視電商,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要正視和解決其存在的問題。比如有些電商企業一方面爆髮式的增長,另一方面卻是燒錢式的虧損,炒作商業氛圍,這需要引起警覺。再比如市場上還沒有形成很好的信用體系,有些電商跑馬圈地“拉人頭”,甚至把傳銷思維引入了電商這一直銷方式中,這是很不好的信號,需要加快健全規則、標準,完善金融支付體系、物流配送體系等,讓電商發展有更加紮實穩固的基礎。
未來是融合的時代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飛
商業模式從線下向線上的延伸,或者線上向線下的延伸,絕對不是取代的關係。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線上對消費的推動作用,它幾乎佔增長中的50%。
很多人常常認為實體店受到了電商的衝擊,千萬別這麼想,因為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店,都是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途徑。如果非得説電商是狼,實體店是羊,這是不恰當的。電商和實體店一定是融合合作的關係。
但是我們得創新,這個創新對企業來説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對管理部門來説是內貿工作管理模式的創新。而這兩個創新最核心的就是全局化,就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網的飛速發展,以及智慧手機的普及化,我國商品流通進入全渠道流通時代,這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流通革命。這場革命變革的將不僅是流通企業和消費者,還將對政府部門的流通管理産生影響。
實際上,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時候並非都線上上單獨進行,也越來越少地單純線上下進行。並且,一個消費者完成購物,線上佔多少線下佔多少還不是特別明確,因為界限已經分不清楚了,所以在國際上關於全渠道的一個研究結果,讓消費者感覺不到是線上還是線下。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是這樣,未來是融合的時代,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宏觀管理上,一是管理部門要提供相應的支援和指導,鼓勵線上、線下融合;二是根據實際情況,應對相應的管理部門進行合併或者調整;三是推動國內和國外的融合;四是促進城市和鄉村的融合,鼓勵這種融合,提供需求和指導,適當的時候農村和城鎮市場管理部門也應進行相應的融合。
總之,進入大融合時代,政府管理部門也需要實施全渠道流通的宏觀管理,建立大數據採集和分享制度,開展全渠道流通的案例研究,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流通全渠道、全時空、全行業等新變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