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戶口並軌了,利益咋保障(聚焦“戶籍制度改革”)

  • 發佈時間:2014-12-21 08:4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龔金星 王漢超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12日,農業大省河南印發《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區分,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城鄉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取消兩種戶口的區分,體現了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最當保障的,首推農民利益。河南提出“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時值初冬,記者帶著這個話題走訪鄭州城鄉。

  身份轉換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務不必放棄農村的土地

  今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11個部門批准,新鄭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幾乎在戶籍改革的同時,這裡很多農民正在由村民成為社區居民。

  12月16日,走進新鄭市薛店鎮常劉社區,綠樹掩映小樓。中心廣場旁邊就是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旁邊有自助銀行,對面配套有小學。這裡是新鄭最早一批建設的新型社區,如今已住進居民512戶。

  進社區之前,常戰國就把家裏老人的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收取租金。入住之後,常戰國在社區配建的企業上班,索性把家裏土地全流轉了。一家6口人,一年土地流轉收入1萬多元。

  讓常家人高興的,是有了實實在在的房産。常戰國説:“俺家分了240平方米房子,就算比鎮上房價低,少説也值七八十萬元,等手續辦完就發正規的産權證。村裏已經有人準備把兩套房拿出一套來,抵押貸款,入股社區企業拿分紅。”

  在孟莊鎮潮河新城社區,從舊村搬入新社區,戶均得到13萬元補償,每戶分兩套以上住房,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不到30平方米增加到60平方米。每戶預留出10%的面積,合成9000多平方米的商業房作為集體資産,年底分紅。

  居民李金亮説:“社區邊上配建了市場,如今我放下鋤頭拿焊槍,月工資差不多4000元,兩口子都掙錢,集體分紅不佔大頭。”

  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有政府投資,也有社會資本參與的基建和公共服務配套,但鄭州市強調,建設只有一個主體,那就是農民自己。在哪個社區規劃建房、自籌資金建房等事項決策,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式,引導群眾自己決定。

  在這個過程中,鄭州提出,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的集體所有權、農民集體收益分配權、新型社區房屋的所有權等“四項權益”必須得到保障。因此,土地流轉收入、集體分紅收入、房産的抵押或出租都有了切實的基礎,加上就近進廠就業的工資,等於給農民收入上了“四保險”。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這樣闡釋:“一個主體四個權益”,核心是不從農村挖土地、不在農民身上打主意,不以農民放棄土地為身份轉換和享受城市政策、公共服務的條件,讓農民當期得實惠、長遠有保障。

  住上公租房,孩子有學上,進城務工人員開始在城裏紮根

  除了就地城鎮化,河南規劃到2020年,將有11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

  戶籍改革背後,河南考慮的是公共福利均等化等更深遠、也更艱巨的課題。國務院參事馬力曾向記者提供過一組她主持調研測算的數據。基本公共服務涵蓋就業服務、義務教育、醫療保障、養老保障、公共設施共用等方面,農村和城市費用相差約為每人每年3000元,基本福利保障投入城鄉差每人平均32.7萬元。

  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算過這筆賬,通過就業,一個農業人口真正進到城裏,最基本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安居,二是教育。前者是以住房為代表的個人成本,後者是以學校為代表的公共成本。個人和政府對這兩項成本的承受程度,最終決定了有序進城的規模。

  劉建偉是一家建材市場的抄表工,22歲時他和妻子離開河南西華農村,來到鄭州打工。轉眼過了22年。大約一年前,他申請到了公租房,有了安居保障那一刻,他才覺得自己在城裏扎住了“根”,心似乎也安頓下來了。

  劉建偉告訴記者,20多年來,他家哪房租低就住哪,城中村月房租加水電1300多元,佔了他工資的一半。“幾年前,每晚片警敲門查戶口,要求辦暫住證。感覺為城市幹了那麼多活,其實城市並不歡迎我。”

  一年多以來,鄭州不論是否本地戶口,不論收入高低,只要名下沒有房産,都可以申請公租房,政府按照不同收入標準,給予不同補貼。對低保戶,政府公租房補貼高達97%。鄭州承諾,公租房申請審核時間最長3個月,像劉建偉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只需要15天。按照每平方米8元的租金計算,一套近60平方米的住房,月租480元左右。

  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市進程中的變化,劉建偉時時感知。比如孩子在城裏上學,小學入學還有一些波折,但初中後就和城裏小孩是一樣的待遇了,公司還給他辦了醫保,劉建偉説:“在城裏,感受不到自己有什麼差異,當城裏人,老家還有我的地。”

  鄭州的進城務工人員已經納入住房保障體系,有近30萬進城務工人員享受到了公租房政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市區中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佔到學生總數的35%。

  但學校也反映了他們發展中的困惑:教育資源的增長追不上城市擴容。中原區伏牛路小學校長張紅麗建議,教育應在省級層面提前規劃,令加建學校更有積極性。

  産業為基,就業帶動,確保農民利益最終還是靠發展

  確保農民利益,最終還要靠産業和就業。郭庚茂多次提到,城鄉一體化的前提是工業化和城鎮化,以促進産業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約。只有有競爭力的産業集群,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能力,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創造更多就業,容納更多農村人口轉移和高端要素集聚。

  新鄭市把強化産業支撐與促進轉移就業有機結合起來,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調整産業佈局,有序推進各類産業向園區集中。承接産業輻射,圍繞商貿物流、食品煙草、生物醫藥等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目前,新鄭市二、三産業佔比高達96.5%,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條。

  創造就業崗位,確保農民就近就業。新鄭提出“一個社區一家企業,一個家庭兩人就業”模式,新社區佈局要求在臨城、臨鎮、臨幹線道路、臨産業集聚區,兩公里內至少有一家規模企業作為産業支撐。由鄉鎮牽頭,以社區為單位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為每個家庭創造兩個就業崗位。

  新鄭市委書記王廣國説,“産業為基、就業為本,強調産城互動,這説明確保農民利益的最終途徑還是靠發展。這幾年我們基本上把全部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都用於發展産業。有人説新鄭這賬算的不聰明,騰出土地多搞房地産,短期就見效,發展産業成本多高、週期多長?但是沒有産業支撐,就沒有人氣聚集。産城互動,必然要跳出過去土地財政的窠臼,從長遠發展著眼,在地方的持續健康發展中讓農民真正得到城鎮化的實惠。”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21日11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