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是我們財政工作的關鍵詞”

  • 發佈時間:2014-12-19 19:31:0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常態是我們財政工作的關鍵詞。”剛剛坐定,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就用這句話點出了目前安徽財政工作的著力點。他坦陳,今年安徽財政收支矛盾很突出,但在國家將財政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財稅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財大環境今非昔比,安徽的財政改革及管理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跟以往比,今年安徽財政的數字的確“難看”。羅建國説,今年前10個月,安徽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4%、支出增長10.7%,與前幾年超過20%以上的收支增速相比大幅回落,而且今後還可能逐步走低,成為財政收入的新常態。此外,中央對安徽的轉移支付增量也在減少。“新常態不是口頭上説説,背後也包括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的減少。”羅建國感慨道。

  不過,安徽對此早有謀劃。2012年2月,曾長期在省財政廳任職的羅建國回到財政廳擔任廳長。儘管此前的2011年安徽地方財政收入增速高達27.3%,但在經過全面分析和研究後他認為,在“三期疊加”大環境的作用下,這種高速增長正快速轉向中低速增長,對此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一系列改革隨之展開。

  對於財政來説,新常態絕非簡單的財政收支規模的變化,而意味著財政改革和管理的全面深化,羅建國將其概括為“四個新常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其中包括地方收入和中央轉移支付;過“緊日子”;加強財政的精細管理;銳意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把新常態的意識內化于財政工作之“心”、外化于“行”。這方面的例子和數字很多:

  2012年省級財政實行上半年不追加預算,當年追加同比下降60.5%。2013年進一步實行全年不追加預算,追加額度同比再降63%。預算約束力明顯增強,以往追加預算中存在的許多重復攀比浪費現象由此基本杜絕。

  在2013年工作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推進專項轉移支付清理整合規範,建立健全專項轉移支付退出機制,確保2015年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和資金均壓縮三分之一以上。

  結轉結余資金當年收回,不搞例外。2013年省級財政累計收回近20億元,2014年年初再清理收回5.7億元。通過加強國庫現金管理,實施兩期共100億元國庫現金運作,全年國庫現金將新增利息收入2.84億元。

  在近年來大力壓縮的基礎上,今年1-10月份,全省“三公”經費比上年同期下降25.7%。

  羅建國表示,客觀地説,這些改革的推進離不開新常態下財政收支矛盾的倒逼,更離不開理財大環境的支援。

  他説,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大,為財政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中央對於財政地位和職能的描述定位準確、分量重,是對財政部門最大的、前所未有的支援。但同時,這也對財政自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羅建國以不追加預算舉例介紹説,這反過來則要求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過去都是七八月份啟動預算編制,現在則提前到了4月份。實行“開門辦預算”,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相關專家學者,對重點支出項目以及一些新增項目進行事前公開評審論證,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將其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安徽財政持續推進的預算會商機制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謂會商是指,由省財政廳領導及相關處室主動到府,與省直預算單位就預算編制和執行等加強溝通協調,借此帶動預算單位重視、支援財政改革和財政工作。僅今年上半年,省財政廳就開展會商1100余次。羅廳長説,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大家越來越體會到會商的重要性。會商其實不僅是財政部門開門理財、主動理財的工作作風的體現。財政是連接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系統的樞紐,是政府的核心職能,本來就不只是財政部門一家的事。財政部門主動加強與預算部門及單位的溝通協調,突出體現了現代治理理念,有助於財政改革和工作的順利進行。

  類似的改革舉措還有很多。

  因此,儘管表面上的數字不再那麼光鮮亮麗,但在多項強有力的財政改革和管理措施的作用下,安徽財政正發生著深刻而喜人的變化:

  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支出結構不斷優化。羅建國表示,安徽財政在支援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和實體經濟方面的投入穩步增長。如今年省財政安排10億元專項資金,市縣相應設立專項資金,合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安排3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充實縣(市區)國有及國有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國有資本金,全省完成擔保貸款1493.3億元,同比增長29.6%,加強對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1-10月份全省民生支出2897億元,增長12.6%,佔全省財政支出總量的81.9%。同時,全省財力進一步下沉。“過去省級預算支出佔20%,現在只有15%,而且轉移部分絕大多數都用於貧困地區。”他表示。

  這正是羅建國心目中的“發展財政、民生財政、改革財政”。唯如此,財政才有源頭活水,才是為民理財,才能充滿活力、富於動力。

  他表示,今年以來,省財政廳明確提出將改革作為財政工作的總要求、總引領,一切財政工作都要秉承改革創新精神、以改革來推進、以改革來衡量。改革是全部財政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安徽財政不斷前進和取得成就的根本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