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深化財政“三農”改革

  • 發佈時間:2014-09-16 08:25:43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益,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安徽省財政部門要準確把握三中全會對“三農”工作的原則、內容和要求,結合財政工作的職能、業務和特點,將財政“三農”改革納入財政改革的總體工作中去謀劃、部署和推進。

  一要堅持農民自主和政府主導。“三農”改革的主體是農民群眾,財政“三農”改革必須走群眾路線,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進一步激發廣大基層群眾改革的熱情。要廣泛宣傳黨委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改革措施,積極引導農民群眾投身“三農”發展,引導廣大基層幹部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好鄉村、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增長才幹、建功立業。同時,要敢於擔當負責,切實履職盡責,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和財政的引導作用。要突出財政改革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和服務性,緊扣農村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領域,創新機制體制,做好科學謀劃,著力支援培養完善農村市場體系。要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財政涉農職能轉變,突出強化在保障農業農村投入、農村市場監管、改進社會管理、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財政支援體制機制創新改革,進一步服務服從“三農”改革。要在財政改革中更加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重視並支援解決在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流轉、中心村建設等方面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二要堅持市場主體和城鄉並進。做好財政“三農”工作,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財政與市場的關係,貫徹市場導向,引入市場機制,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要遵循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堅持財政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不移地支援推進“三農”改革中的市場化趨向,努力減少對農民微觀經濟活動不必要的干預和限制,放手讓農民去闖市場,把市場能辦的交給市場、農民會辦的交給農民,通過財政資金政策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時,要支援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推進農民進城、資源下鄉為重點,加快建立促進城鄉互促共榮、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三要堅持公共服務和社會托底。要進一步創新,加強農村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改革。要對涉及農村的社保政策,包括民政救助等政策,全面進行“回頭看”,認真進行梳理。要廣泛徵求市縣、社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涉及農村的民生工程的意見,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推進財政涉及“三農”的民生政策完善和民生工程工作轉型,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避免資金分散、項目分散、不可持續,多傾斜農村、多支援農業、多幫助農民,多做社會急需、群眾期盼、雪中送炭的事。

  四要堅持規模合作和發展集體經濟。按照三中全會要求,發揮財政政策資金作用,著力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鼓勵承包經營權通過市場運作和公開公正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支援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各類農村發展合作經濟,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産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支援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通過聯合、合作,形成規模效益、品牌效應,通過規模合作做活做大做強農村集體經濟。要將支援規模合作的各項財政政策要求貫徹到財政“三農”改革工作中去,創新體制機制,把財政補助到農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包括形成的經營性資産和債權、産權,計為集體所有、村民共用。

  五要堅持財政投入與績效約束。要持續加大財政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對“三農”的財政投入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確保財政政策落實到位、財政投入保障到位。要創新投入機制,改革創新投入辦法,探索農業發展基金、擔保基金、農業多元保險,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政策和資金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確保財政政策用在當處、財政資金花出效益,撬動和帶動對“三農”的多元投入。要建立約束機制,建立績效評價制度,儘快制定安徽省財政資金村級績效評估辦法,可以由簡到難,把看得清的、拿得準的要求提出來,為基層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執行一段時間再加以完善。

  六要堅持工作部署與推進落實。三中全會為做好“三農”工作指明瞭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廳黨組高度重視,多次進行部署,也出臺了相關文件制度,各相關處室單位都有工作計劃和具體安排,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要狠抓財政“三農”政策落實,著力解決財政涉農政策和制度“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要突出重點任務,紮實做好財政“三農”改革工作,一項一項抓臺賬、抓銷號,重點突破,以點帶面,趟出路子,積累經驗,形成示範效應、全局效應和發展效應,積極推動改革見成效,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受益、農村穩定。

  (作者係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