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齊下工夫
- 發佈時間:2014-12-16 04:32:4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寧
在網際網路時代,不少像沁州黃小米、碭山酥梨這樣的老品牌開始走上了電子商務之路。較傳統的流通方式,電商在集散農産品、引導生産、發現價格、解決資訊不對稱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確實能夠讓老品牌煥發青春。但品牌農産品要真正用好電商,需要線上線下一齊下工夫。
線上,要講好品牌故事,傳播品牌價值。以網銷火爆的“褚橙”為例,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昔日‘煙王’75歲再創業”這一勵志故事傳遞的價值觀激起了消費者的共鳴。講故事,老品牌有料,比如“沁州黃”有300年曆史,可供發掘的典故、傳説不少,即便當下受追捧的鄉土情懷、健康需求也能契合一些消費者的口味。遺憾的是,農産品産銷往往埋頭“種”,“説得少”、“不會説”。近些年農業部開展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有越來越多的優質、特色、有歷史和文化內涵的地方名産進入這一名錄,期待他們不僅能靠好味道、也能靠好故事更被市場認識和記住。
線下,要維護品牌“好味道”,夯實品牌基礎。“褚橙”成功的根本在果子好:産自青山綠水,執行嚴格的種植流程,品質過硬;依靠農戶,設計了合理的合作機制,管理有效。一般來説,在維護“好味道”方面,老品牌是有基礎的。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的“舌尖體驗”固然重要,“心理體驗”也很關鍵,比如品質是否穩定、物流是否快捷、售前售後是否人性化等,這些恰恰是農産品電商的弱項。
有專家提出,農産品電商需要讓消費者從商品背後的故事、種植基地、採摘體驗、物流體驗、可追溯、供應鏈可視化等維度全程展現。這需要農産品生産主體轉變觀念,在標準化生産、品牌化行銷上下工夫,使産銷真正與網際網路接軌。政府部門也要切實轉變職能,搞好服務,完善規則,為市場的通達“築橋鋪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