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防線生態驅鳥 “土洋結合”綜合治理
- 發佈時間:2014-12-08 08:35:37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訊通訊員 董晶
今年1月~11月,長春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79萬人次,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增速在東北四大機場中居於首位,而長春機場鳥擊航空器事件發生的數量卻遠遠少於其他機場。
鳥擊事件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機場運作的安全裕度,對鳥情資訊的科學分析和生態治理也使得機場上空不再是人鳥之間硝煙瀰漫的戰場。長春機場以建立鳥防長效機制為目標,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不僅保障了飛機的飛行安全,也讓鳥兒能夠在屬於自己的凈空裏自由翱翔。
統一思想
人防先於鳥防
2014年初,吉林機場集團在飛行區管理部成立了凈空鳥防室,專門從事長春機場鳥害防治工作。凈空鳥防室成立後,逐步完善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並對所有的運作臺賬進行細化,對鳥防區域進行網格化劃分,提高了鳥害防治管理的實用性。
凈空鳥防室成立之初,大家總結經驗、查閱資料,確定了內外結合、綜合治理的鳥防思路。“驅鳥必先養場,”凈空鳥防室主管殷明提出,“首先要把場區附近的鳥巢全部搗毀,治理周邊區域的水域和雜草,從根本上切斷鳥兒的食物鏈。”然而,在凈空鳥防室成立以前,員工在思想上對鳥害防治工作認識得不夠深刻,再加上舊的思想觀念作祟,老員工心裏犯了嘀咕:“這樣幹能行嗎?”為幫助員工突破思想觀念的桎梏,飛行區管理部以鳥擊事件警示教育為中心開展思想工作,全員齊上陣、領導帶頭幹的風氣逐漸形成,員工從最開始的觀望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援,鳥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僅5月~9月,凈空鳥防室共搗毀鳥巢473個,直接或間接減少周邊候鳥1500余只,大大減輕了飛行區內鳥防壓力。
三道防線
鋪開驅鳥主戰線
結合近年來鳥情和鳥類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在設施佈局上築起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由煤氣炮組成的“聲墻”。凈空鳥防室採用集中力量、重點突出的方式,形成東西兩端“炮陣”,在跑道內側形成一個包圍圈;同時,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鳥類的習性,不定期在鳥類路徑中調整布設煤氣炮,不間斷地對跑道上的鳥兒進行驅趕。
“第二道防線”是由攔阻網組成的“網墻”。在跑道安全地區以外布設攔阻網231片,防止鳥類從低空進入機場,並獨創使用水泥鳥墩對攔阻網進行加固和編號。
“第三道防線”是由人工和驅鳥車組成的“人墻”。驅鳥車全天不間斷進行巡視,在跑道兩端設置迷彩觀測點,時刻關注鳥情,在鳥類遷徙旺季採用專人值守的方式驅趕鳥類。針對鳥擊事件多發生在夜間的實際情況,每天日落前對機場圍界外樹林用車載煤氣炮、震爆槍進行一次清理,防止夜鳥棲息樹林進入跑道,同時將驅鳥炮定時調整至航班結束後關機,確保夜間航空器運作安全。
生態驅鳥
綜合治理常態化
根據往年的鳥情調研報告,凈空鳥防室科學研究制定了季節性的防治措施。在鳥類遷徙旺季來臨前,明確工作重點,加強場務和鳥防聯動作業,及時有效布設驅鳥設施。在加強鳥防工作的同時,又要注重對鳥類的保護。1月~9月,長春機場共放生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100余只。
在驅鳥方法上打破原有的“一支槍、一輛車”模式,實現綜合治理常態化。飛行區管理部加大了土面區的平整碾壓力度,在確保土面區平整度和草高符合標準的前提下,斷絕了鳥類在土面區的水源,間接減少了昆蟲數量,割草作業完成後立即噴灑殺蟲劑,有效切斷了鳥類的食物鏈。
同時,結合凈空巡視,對圍界外生態環境進行踏勘,破壞近距離鳥類棲息地。對飛行區排水系統存水區域用攔阻網或風輪進行覆蓋,防止鳥類取水,從而遏制了鳥類活動,降低了鳥擊概率。
因地制宜
“土洋結合”效果好
每年7月~9月是長春機場的燕子活動高峰期。2014年,長春機場採用化學驅鳥方式,在跑道兩側放置大量氨水箱,道面和土面區噴灑驅鳥劑,利用強刺激性氣味驅趕在飛行區內的燕群,使其無法築巢和産卵,燕子數量較往年大幅減少。
由於今年氣候異常,從9月中旬起,長春機場上空猛禽聚集,最多時長春機場上空有100多只猛禽盤旋活動。這種罕見現象出現在長春機場還是首次,導致連續發生了兩起低空鳥擊事件。飛行區管理部在諮詢林科院專家,分析猛禽聚集原因的同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驅鳥方案。根據觀察結果,飛行區管理部從各科室抽調車輛和人員全天候不間斷驅鳥,專職驅鳥車在道口待命,隨時進入跑道驅鳥,東西航向臺臨界區外各有1輛車蹲守驅鳥,還有一輛驅鳥車以流動方式進行驅鳥。同時,連夜在鳥類經常活動區域布設不規則攔阻網,遏制了鳥擊事件的抬頭態勢。“驅鳥本不是一成不變的,適合的方法就是好的。對科學的、先進的理念我們要學習、效倣;‘土法兒’‘笨法兒’有時候也能起到作用”。殷明將長春機場凈空鳥防室的做法概括為“土洋結合”。
從人員思想、整章建制等工作抓起,夯實基礎,築牢“聲墻、網墻、人墻”構成的三道堅實防線,以驅趕、放飛取代獵殺,吉林機場集團逐步建立了生態驅鳥常態化機制,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勇於創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