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555家 前海商業保理公司全國最多

  • 發佈時間:2014-12-04 05:31:3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深圳部分國有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保理業務受經濟波動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可控風險而進行業務收縮,而在更大範圍內為中小企業“輸血”的民營商業保理卻日漸風生水起。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12日,前海商業保理公司有555家,而在2013年12月底,全國還不足300家。在傳統金融以外,商業保理以盤子小、操作靈活、較短的借貸週期和較低的操作成本等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週轉。

  業內人士分析,前海的商業保理公司增速之所以迅猛,一方面得益於商務部支援商業保理在深圳試點開展的政策,另一方面也由於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降低了企業的準入門檻。

  然而,儘管前海商業保理數量居全國之首,但真正開張的卻不到100家,原因是還不知道如何開展業務。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政策細則不明、監管規範缺失的情況下,目前成立的許多商業保理公司仍未有成熟的風控體系,作為新興的融資渠道,需要一段較長的磨合期。

  何為商業保理?

  在現實交易中,供應商給大企業供貨,大企業都不會馬上付款,一般會延遲1—3個月,這將給供應商造成一定的運營壓力,而此時可通過保理解決方案來緩解供應商的資金壓力。具體來説,保理方將通過考察評審,確定應收款合法、有效、真實,履約各方也沒有爭議,就會給予供應商按應收賬款80%的保理融資,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新訂單採購,保理方從中賺取保理佣金和融資利息。這就是針對供應鏈條裏上下游企業産生的應收賬款開展的保理業務,這樣的保理業務對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引進了一池活水。

  深圳商業保理在前海註冊“火熱”

  在現實交易中,供應商給大企業供貨,大企業都不會馬上付款,一般會延遲1—3個月,這將給供應商造成一定的運營壓力,而此時可通過保理解決方案來緩解供應商的資金壓力。

  在當前,賒賬成為企業主要結算方式,數據顯示,中國有近80%的企業採用賒銷方式作結算,而小微企業應收賬款佔流動資金比重為50%以上,儘管銀行保理業務已有較大規模,但其服務並未能滲透到廣大中小企業,尤其中微企業因為資質審核和業務規模難以獲得銀行青睞,可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只佔1%左右。而截至2013年底,深圳中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50萬家,約佔全市企業總數的99.6%,因此商業保理成為銀行保理的有力補充。強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商業保理,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保理業務量達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業內估計,應收賬款市場達到20萬億元以上。

  2012年12月,商務部出臺《關於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深圳市、廣州市試點設立商業保理企業通知》,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設立外資商業保理企業,為深圳商業保理行業的發展打開了大門。201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企業註冊門檻大大降低。民間資本創業熱情充分激發使得商業保理行業迎來發展爆發期。

  在深圳前海這些先行先試金融政策和改革之下,大批民營資本涌入前海紛紛成立商業保理公司。前海管理局投資推廣處主任侯靜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截至11月12日,前海商業保理公司已有555家,這些公司匯聚了各類資本,包括商業銀行、上市公司、供應鏈企業等背景,而更多的是民營資本。

  深圳市商貿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落戶前海,目前主要承接創維、TCL等上市公司、大型國企的應收賬款,並獲得世界知名保險公司3億元的保險額度。公司CEO馮少賢告訴記者,他曾經嘗試過去成都、重慶等地申請商業保理公司,但當地政府對商業保理的概念表示模糊,且沒有這個營業範圍,後來知道深圳前海先行先試支援商業保理髮展,就決定在深圳註冊商業保理公司。在他看來,在深圳發展商業保理除了有政策支援外,還少不了市場的驅動,“民間的影子銀行系統有好多都在做類金融平臺,但有好幾個模式都在萎縮,比如融資性擔保、小額貸款,轉型也面臨許多困難,這也給了商業保理的空間。”馮少賢表示,有別於其他類金融平臺,商業保理有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真實交易,“看得見、摸得著,是個專業化市場。”

  商業保理要給企業的先行支付一筆應收賬款,其自身的自有資金和融資能力是關鍵。有企業表示,選擇前海還有一個原因是可以申請跨境人民幣貸款。深圳五道口保理學院有限公司負責人魯順表示,商業保理髮展主要是資金來源問題,儘管目前跨境貸利率水漲船高,相較于國內貸款優勢不明顯,但還是建議企業建立多層次的資本渠道。

  擴充銀行以外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傳統金融體系的銀行一直以來都衝著保理業務能很好地控制業務的真實性和回款的來源而開展業務,為何如今卻突然收縮?這又給商業保理怎樣的發展機會?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銀行做保理業務的成本非常高。“首先,由於銀行是龐大的傳統金融體系,有很多條條框框限制了其靈活性;其次,貿易融資在銀行端的投入産出比很低,保理融資需要核心企業蓋章,即使涉及金額非常小,銀行也必須投入人力物力,操作複雜。”馮少賢表示,銀行或許不會投入很大成本去做一個幾百萬元的單子,但是商業保理可以做到。“銀行如果出現不良貸款,會落在相關人員的考核上,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風險。”而作為商業保理,則可以通過計算利潤,適當容忍1%—2%的壞賬率,以利潤去覆蓋壞賬。

  商業保理融資成本比銀行稍高,但比民間借貸低,這是中小企業能夠接受的。根據亞洲保理過去兩年的運作經驗來看,獲批融資的概率為76.19%,最高單比融資額為1767萬元,每筆融資平均審批的時間是25天,融資總成本在12%—18%之間,其在深圳地區的業務量佔總量的兩成以上。由此看來,可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資金。

  若銀行真的全面退出保理業務,商業保理是否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在馮少賢看來,銀行是否退出對他們影響並不大,“我們和銀行做保理的思路不太一樣,而且我們操作成本上比銀行更有競爭力,週期靈活、門檻低。”除此以外,馮少賢還認為,“産業資本往類金融方向發展的路子很窄,民間借貸頻頻出問題後,商業保理崛起的空間更大。”

  實際上,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雖然採用不同的思路和面向不同的客戶,但終歸做著同樣的事情,因此目前出現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合作的案例。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平安銀行攜手全國116家商業保理公司在深圳宣佈成立平安“金橙”保理商俱樂部,共同打造保理合作展業聯盟。平安銀行總行保理業務中心總經理卓冰在會上表示,銀行保理業務一般圍繞大中型企業開展,單筆業務規模較大。而商業保理業務主要定位於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小、急、頻融資需求,往往聚焦于熟悉的行業,業務操作更加靈活,銀行與商業保理公司完全可以在業務領域上産生錯位互補的合作效應,攜手盤活中小企業應收資産,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共同推動中國商業保理市場發展。

  馮少賢告訴記者,他們目前也在使用平安銀行推出的雲平臺系統,這個系統為商業保理公司提供更多的銀行資源和客戶資源,“如果有願意接的單子可以跟銀行溝通。”他表示,商業保理是傳統金融體系的補充,和銀行保理是互補的關係。

  深圳商業保理運轉率低,政策規範細則不清晰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是深圳商業保理髮展的元年。然而企業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業務開展的數量並不成正比,原因是500多家註冊企業中,真正運作起來的不超過100家。

  亞洲保理(深圳)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鄧東明告訴記者,由於保理是專業性強、技術密集型行業,一個保理公司從建立到運作需要的時間比其他行業要長,所以目前的這種狀況屬於正常。其次,在金融改革、網際網路金融的大環境下,保理行業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試錯和探索。

  另有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些産業資本對這個領域並不熟悉,但卻虎視眈眈這個龐大的市場,進入市場後從招兵買馬到摸索開展模式,再到建立風控體系都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由於對這個行業認知不足,一旦出現一點小風險就望而卻步。該人士透露,今年已經有多家公司成立不久就倒閉了。

  受訪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的確有些人打著商業保理的旗號,開展其他業務,實際上是“挂羊頭賣狗肉”。馮少賢對此也表示擔憂,“很多公司並沒有把風控做得很細,而一些商業保理的投資人對行業經驗不足,他們的過多參與可能會演變為人情貸款、小圈子貸款,會把風險管理流於形式。”馮少賢認為,做商業保理最關鍵的是把握好風控。此外,由於是做供應鏈金融,因此要整個産業鏈的特性瞭如指掌。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商業保理在迅速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而最大的問題是政策配套細則不明和監管相對缺失。記者了解到,相比天津、上海對內、外資全面開放的商業保理試點,深圳的內資商業保理一直未得到商務部正式批復,企業在融資、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等各方面面臨諸多不便。而外資商業保理試點方面,按照《深圳市外資商業保理試點審批工作暫行細則》,僅僅針對港澳投資者開放,還要求上述投資者根據CEPA協議先取得香港或澳門服務提供者資格,門檻高、限制多的現狀導致國外一些優質商業保理企業選擇落戶到天津或上海。因為沒有明確的監管管理辦法,業內人士認為,這在實踐中就容易導致一些企業出現打擦邊球的現象。

  另外,保理企業門檻過低、應收賬款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行業仲裁機構缺位、普遍面臨人才短缺也困擾這一新興産業。為此,業內人士呼籲,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制定出臺深圳市商業保理管理辦法,將前海保理業納入金融企業管理範疇,從而規範、引導商業保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此外,建議還包括依託深交所、金融資産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平臺來加大資産證券化創新力度、推動成立保理行業協會、成立支援商業保理業發展的股權投資母基金、探索建立標準化的、面向境內外的商業保理應收賬款産權公示和交易轉讓平臺,從而加強風險控制等。

  “我們正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希望商業保理企業能夠提供意見。”前海管理局投資推廣處主任侯靜曾公開表示,今年上半年,前海在研究商務部對行業促進的精神指導下,提出前海放開試點資格範圍。另外因為商業保理在國內屬於類金融行業,尚不能享受優惠政策,前海正制定鼓勵政策,將融資租賃和保理納入其中,如創新獎、落戶獎等。另外針對商業保理做的扶持政策,給予財稅和註冊便利。

  ■數讀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保理業務量達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而業內估計,應收賬款市場達到20萬億元以上

  商業保理融資成本比銀行稍高,但比民間借貸低。來自亞洲保理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獲批的概率為76.19%,每筆融資平均審批的時間是25天,融資總成本在12%—18%之間

  各大産品VS商業保理

  方式條件銀行貸款小額貸款擔保貸款商業保理是否抵押是是是否融資成本低高低較低融資規模有限有限有限較大資質要求很高高高低審批週期較長短短短資金用途限制否否否難易程度較難較易較難容易

  週刊統籌:劉勇 曲廣寧

  深圳商業保理

  或成P2P平臺

  新“搭檔”

  ■相關

  深圳商業保理由於發展勢頭迅猛,且針對中小企業的市場空間很大,受到不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青睞。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已有幾家商業保理公司和P2P網貸平臺進行對接,如商貿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上周已和新浪微財富簽訂合作協議,二者的合作可以實現商業保理公司的再融資和P2P網貸平臺項目的多元化。

  合作方向:小額保理産品

  商業保理與P2P平臺的對接,具體來説是商業保理公司把為供應鏈企業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打包成資産包,作為融資産品放在P2P平臺上出售。在商業保理公司和P2P平臺合作的過程中,涉及多個因素的考量。

  近日,在由深圳棕櫚樹策劃諮詢有限公司和深圳五道口保理學院共同舉辦的“棕櫚樹網際網路金融沙龍——産業鏈金融對接P2P”活動上,深圳P2P平臺萬家兄弟董事長董博淳表示,現階段P2P資金跟保理、供應鏈對接比較可行的指標有三個:利率、期限、單個項目額度。

  “我們給到保理、供應鏈公司的資金成本為13%—15%,已經有一部分P2P公司能夠做到了,保理公司、供應鏈公司接受的期限是3—6個月,”董博淳表示,P2P資金目前的投資期限跟保理供應鏈的資金需求的期限基本是契合的,額度方面目前P2P大部分平臺不能滿足大額的供應鏈服務和保理服務,最多只能接受1000萬元左右的單和小額保理産品。

  董博淳認為,P2P公司目前真正的瓶頸是項目端,目前的P2P公司到處找合作,首先是擔保公司、小貸公司,今年轉向保理公司、供應鏈公司。在他看來,可以選擇與由知名企業和實體企業作為下游企業的保理業務,“這種業務可靠度比較高,大型企業的商業票據,安全性也高。”

  合作考量:五項企業指標

  由於商業保理是新興行業,P2P平臺與其合作有著必要的考量因素。董博淳表示,要跟保理公司、供應鏈公司合作,第一個考量因素是公司背景與實力。“目前許多P2P企業實力都不強,如果不能和一個更強的供應鏈保理公司合作,那就存在很大問題。”第二,保理公司金融業務的團隊和專業度。“民間金融很重要的是內部責任追究制度,如果缺失將導致風險加劇。”第三,公司的業務方向和服務對象。“保理公司必須以風險控制為核心,對自己的服務對象有精準的定位,清晰的了解。”第四,公司要對其業務流程非常清晰。“每一個流程是否管控到位,雙方資訊如何做到透明公開?都要考量清楚。”最後,要有保障機制,做商業保理可能會遇到逾期甚至壞賬,如何建立逾償保障機制也非常關鍵。

  南方日報記者 卓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