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或可預警電梯安全事故

  • 發佈時間:2014-12-04 05:31:3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龍華新區觀瀾田背花園一女子墜入電梯井,導致受傷;10月,龍崗區龍崗中心城全盛紫雲庭花園小區11人被困,居民求救無效砸墻挖洞自救。除了深圳,還有陜西神木、山東、廣西、武漢等地,今年均出現過電梯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慘案。

  中國電梯數量龐大,並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同時,電梯的使用壽命區間為15—20年,但目前國家並未規定其強制報廢年限。據業內專家估計,在我國正投入使用的電梯中,使用年限超15年的約佔10%,使用年限超10年的佔約20%,大量老舊電梯仍在運作,隨著電梯老舊化,事故率亦日益增長。

  在物聯網時代,能否有更多的積極預警和解決的辦法呢?記者了解到,深圳企業針對電梯安全需求研發出基於物聯網的監管系統,從而可以第一時間警告,並在未來或可預警電梯安全事故。

  可就近調度維保人員救援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物聯網也成為解決電梯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高交會期間,業內龍頭深企中國安芯帶來了他們針對電梯安全需求而研發的監管系統ESS。該系統包含智慧感知系統,于電梯轎廂內配有顯示屏,當電梯發生故障困住人員時,有智慧感知告警、手動觸屏告警、救援電話告警三種告警模式。

  該公司負責研發的副總裁李赫介紹,通過該系統,可以以地理資訊系統GIS為基礎平臺,實現準確定位。“一是故障電梯定位,值班人員可通過報警資訊,快速、準確定位到故障電梯。同時,可查看電梯的詳細地址資訊。此外,通過GIS地圖圈選功能,方便檢索故障電梯周邊的維保人員狀態和位置,可就近調度維保人員前往救援。而在維保人員前往救援途中,救援中心可實時查看其運作軌跡,實時掌握其位置,能夠精準掌握救援過程。此外,電梯物聯網安全管理系統,可採集各種與電梯安全運作相關的數據,能夠滿足救援和質監部門各種應用需求”。據悉,該系統還著眼于維保監管和統計分析,宏觀掌控等用途。

  明年我國電梯預計達420萬台

  據中國電梯協會統計,2012年我國電梯保有量約243.6萬台,2013年保有量約292.24萬台,預計到2015年達420萬台。

  越多的數量代表著越大的安全隱患。站在質檢單位、維保單位、物業單位、電梯乘客的角度來分析,人為因素規避安全隱患亦面臨著種種挑戰。

  從質檢單位的角度,記者了解到,傳統的紙質登記是大部分地區質檢單位所採取的統計方式。但這個方式資訊化程度不足,無法統一對未發生事故電梯的安全狀態進行統計分析和集中管理;對發生過事故的電梯亦無法科學有效地究其原因、跟進後續整改情況。

  在維保單位方面,目前維保單位的資訊化程度滿足不了對管理的需求,對維保人員的跟蹤管理、對電梯運作安全隱患的排查統計難以實現。維保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難以管理,維保資訊真實性難以考核,造成電梯的維保品質無法保障;電梯事故發生時,部分維保單位無法及時接收報警資訊;即使接收到報警資訊,也難以實現對事發地點附近維保人員的及時調配。

  在以往的案例中,出現電梯事故“誰負責”的問題往往陷入“羅生門”。乘客們往往認定物業單位有責任。但對於物業單位來説,由於資訊渠道的欠缺,物業單位與維保單位之間的資訊交換面臨著重重阻礙。

  “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資訊手段來向乘梯人員普及電梯的安全知識及救援知識,也沒有統一的警報手段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將警報發送出去;若缺乏安全知識的乘客被困卻得不到安撫,容易進行錯誤的自救方式造成二次傷害。”李赫提醒,如全盛紫雲庭花園小區11人被困時,求救無效砸墻挖洞自救的方式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被困的人無法準確判斷電梯外面的情況,而且電梯隨時有可能突然運作,貿然自救,很有可能後果不堪設想”。

  能反映出電梯實時狀態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由於管理範圍內的電梯數量大、品牌不一、使用年限不一,人工管理讓我們遇到過很多問題,電梯安全保障不了,不僅對業主的生命財産安全構成威脅,發生事故對物業公司的聲譽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湖南省房地産協會物業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建勳表示。

  針對電梯安全管理,近年來,國家也頒布了諸多政策。其中《關於電梯安全監察工作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在電梯安全領域大力發展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電梯故障監測系統的應用,使電梯使用和維保單位及時發現電梯故障和事故,提高電梯應急救援的及時性,同時也便於電梯故障和事故的統計分析,推動分類監管的實施。

  而深圳科技企業正是看到了這一需求,李赫介紹,ESS電梯物聯網安全監管系統已經成功在湖南等國內多個省份進行推廣建設。在視察過電梯安全監管及電梯應急救援工作後,國家特種設備局局長宋繼紅表示,該系統可以把電梯的實時狀態反映清楚,對以後的分類監管意義特別大。他同時認為,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行電梯安全監管才剛剛開始,通過這些系統和技術的運用,解除報警的速度、維保品質、救援時間就能體現出來,今後維保、物業也可以各自形成競爭。

  南方日報記者 蘇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