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理田間殘膜 消除環境污染

  • 發佈時間:2014-11-28 19:29:55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現代農業進程的不斷推進,地膜覆蓋已成為確保農業高産穩産的重要手段之一,地膜技術的推廣應用以較好的增溫保墑作用和有效的防除雜草功能,實現了早發、壯苗和增産增效作用。但是,事物都有兩重性,地膜一方面給農業生産帶來高産高效的同時,也因聚乙烯成份難以分解造成了農田殘存農膜的污染。所以,為了保持田間與土壤清潔,要及時清理田間殘膜,消除環境污染。

  需高度重視殘膜的危害性

  近年來,經常發生田間缺苗斷條現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減産,經技術人員實地調查,是因為使用地膜種植的土地因殘膜沒有及時回收,與土壤混雜在一起,在耕地表層的30釐米中形成不透氣、不返墑的板結層。因殘膜的原因,有時候種子播下後正好播在殘膜上,造成播種行缺苗斷條;有時候農作物正在紮根,正好紮在殘膜上,不是死苗,就是根莖彎曲,影響了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産,殘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嚴重地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及土壤的再生産能力。從地膜污染對環境和作物生長産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農田土壤中殘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達到了能使作物減産的臨界值。

  消除殘膜必須靠人為因素解決,化學專家指出,殘膜需要200至400年才能分解掉。目前,在農業生産中尚沒有價廉環保的農膜可以替代,而在農業生産中農膜要年年使用,但多年來人們只顧一味的使用,不注重回收或者是回收力度不大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治理殘膜環節上,人工清揀成本高,機械清理殘膜技術跟不上,現有清膜機械回收效果不理想,清理不徹底,是造成當前殘膜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

  殘膜治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調查發現,當前殘膜清理滯後是一個突出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目前農民對地膜污染的危害有一定的認識,但他們的長遠觀念差,注重當年效益,忽視長遠利益,推廣人工揀膜比較困難,即使部分回收,也不徹底。

  二是近年來高産農田播種面積逐年擴大,覆膜面積佔100%,以敖漢旗為例,每年地膜覆蓋面積110萬畝,以每畝使用005地膜3公斤或者使用008地膜5公斤計算,每年進入農田的地膜就達到330萬或者550萬公斤,這是一個龐大的污染源,故減少田間白色污染的關鍵在於提高殘膜回收率。然而,農民沒有認識到不揀膜對産量的影響。因此,沒有把人工揀膜列為必不可少的一道生産工序,這是耕作意識、生産管理、勞動安排認識上存在的問題。

  三是農作物收穫完畢時間已經很晚,並緊跟著就要秋翻秋耕,為次年生産打好基礎,殘膜來不及人工揀拾就被翻入耕層。次年開春春播時間緊張,土地耙平緊跟著就要搶墑播種。秋末、初春雖然可以安排勞動力揀拾殘膜,但季節情況給人工回收殘膜造成一定困難。

  解決殘膜污染的措施

  防治殘膜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的原則,積極防治殘膜污染,主要通過清理和回收利用來減少污染,並依靠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制定新的農用地膜生産標準。實踐證明,殘膜污染之所以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是因為現在使用的農用地膜太薄,地膜很易破碎,造成回收困難。

  制定優惠政策,對於交回廢舊農用地膜的農民,購買新標準農用地膜按舊標準農用地膜收費,對於不交回廢舊農用地膜的農民,購買地膜按新標準農用地膜收費,鼓勵農民回收農用地膜。生産廠家因按舊標準農用地膜收費所産生的差額申請國家環保補貼。

  此外,還應加大殘膜回收機械的研製,進一步提高其回收率,促使資源無害化。組建殘膜回收站點,建立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使殘膜回收走上良性迴圈的軌道。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作用,有計劃的設定條件扶持農機合作社發展機械回收殘膜,利用市場機制確保殘膜回收機械運轉。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