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發展型扶貧”轉身
- 發佈時間:2014-11-25 20:29:56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被稱為“老、少、邊、島、貧”的寧德市,20多年前,在福建乃至全國的經濟版圖中,似一隻“弱鳥”。然而,記者近日採訪發現,就是這只“弱鳥”,憑著一股“先飛”的勁頭,向貧困宣戰,實現了“溫飽型扶貧”向“發展型扶貧”的轉身,走出了一條在新時期擺脫貧困的閩東之路。
協作扶貧“手牽手”
入冬後的周寧縣氣溫驟降,53歲的周華招做完血液透析,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休息。受尿毒症的折磨,這個曾經體重達168斤重的壯漢,如今只剩下124斤。
一直在上海做小生意的周華招,記憶中的家鄉如此“貧窮”,“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是他遠沒有想到的。
“以前只能在上海治病,每年的治療費用十多萬元,現在家門口看病不僅方便而且費用低,報銷後自己掏的部分不到兩萬元。”周華招説。
周寧縣醫院的改變,源於三年前的一次“牽手”: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閩東醫院成立醫療聯合體。閩東醫院副院長彭巧玲兼任周寧縣醫院院長。她説:“通過幫扶,縣醫院骨科、急診科等從無到有,硬體設備不斷增加,患者在家門口看病方便多了。”
不僅在醫療領域,寧德目前開展全方位的山海協作,已形成了“大手牽小手、一起往前走”的對口聯繫格局。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説,現在的扶貧要在“把日子過得更好”上下工夫,通過對口幫扶,不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科學扶貧“富帶窮”
從上海返鄉的周寧縣浦源鎮上洋村村民張秋生瞅準了家鄉的發展機會,和同村村民一道,成立一家周寧農民返鄉農業合作社。
今年年初開始,他們在當地的千畝高優農業示範園區內承包了38畝土地,用於種植黃瓜、黃秋葵、南瓜等蔬菜瓜果中的特色品種。
張秋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年可以種植兩到三季,南瓜畝産5000斤左右,一斤批發價3到5元;接著可以種植豆角,畝産4000斤左右,一斤1.2元左右,現在地裏的萵苣還在生長。“扣除人工成本和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傳統種植畝産440斤左右的幹谷相比,效益至少高出四倍以上。”張秋生説。
周寧縣農業局副局長陳華介紹,園區是當地政府打造的一個高優品種試養試種、示範推廣和農業旅遊觀光的一個基地,種植成功的特色農産品將在全縣推廣,讓先富帶動後富。
近年來,寧德扶持發展現代農業、山地農業、林下經濟等能夠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産業,2013年以來已有11個千畝農業示範園區和30個市級山地開發示範基地。“如今每個縣一個大典型,每個鄉一個小典型。”廖小軍説,通過典型引路,榜樣在身邊,以典型促脫貧,提高貧困戶的造血能力和收入水準。
精準扶貧“算好賬”
走進福鼎市太姥山鎮瀲城村,宛如走進一條美麗的古街區。兩旁的農家小屋白墻黛瓦,飛檐翹角,古色古香,紅燈籠高高挂起,清澈的小河從村裏穿過。
村民林三妹在自家門口賣起了海産品,順帶照顧正在高三讀書的女兒。她告訴記者:“以前我和丈夫都在杭州打工,孩子在家裏讀書,前年村裏發展旅遊,我就回來幫助銷售海産品,一個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差不多。”
從2012年開始,福鼎市走出一條農業與旅遊結合的新路子。瀲城村村支部書記王雪平説:“現在村子建得漂亮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實惠。”
美麗鄉村的建設,做足了就地增加收入的“加法”,而針對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的村莊,則需要做搬遷“減法”。廖小軍説,扶貧也要算好賬,讓扶貧更有針對性,效益更大,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儘快擺脫貧困致富奔小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