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連片扶貧開發

  • 發佈時間:2014-11-25 05:29:3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馮雷

  河北省保定市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市,是河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農副産品生産供應基地。同時,保定也是國家重點連片扶貧重點地區,8個縣被國家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還有1個省級貧困縣。因此,現代農業建設和扶貧開發成為保定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也是理在其中。近年來,保定市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開發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前,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就保定市如何將發展現代農業和連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保定為何要下大力氣發展現代農業?

  聶瑞平:保定是傳統的農業大市,是河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農副産品生産供應基地。全市轄24個縣(市、區)和2個開發區,總面積2.09萬平方公里,耕地1080萬畝。2013年,全市第一産業增加值完成342.9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8675元,農業産業化經營率達到64.2%。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打造京津綠色農産品生産供應基地這一目標,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産業升級的“引爆點”,強力建設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靠農業鼓起群眾的錢袋子,努力促進由大轉強、由多轉優、由短轉長的三個轉變,確保了糧食持續增産、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今年,在發展現代農業上,我們著眼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緊緊盯住京津特別是首都這個大市場,用市場化、産業化、高端化的現代理念,大力發展有品質、有品位的現代農業,要求每個縣(市)年內都要至少搞一個5000畝或1萬畝以上的現代農業示範區。目前,我市已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44個,流轉土地11.9萬畝,面積達到33.16萬畝。

  記者:保定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經驗?

  聶瑞平:我們樹立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轉變增長方式的理念,做足做好特色、統籌、服務文章,努力提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準。主要做法和經驗是: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創優發展環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領導小組,並成立專門的辦公室,負責現代農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財政、稅收、用水、用電、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援。二是引進社會投資,加快園區建設。重點扶持了安國中藥都、高碑店新發地農副産品物流園區、順平中國腸衣基地等園區建設。三是發揮資源優勢,強化科技支撐。保定科技教育資源豐富,有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各種涉農研究單位10所,民營科技型企業770家,這為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準提供了強大的科技人才支撐。我們以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為技術依託,著力發展綠色精品蔬菜、優質林果、綠化苗木、農産品深加工等産業,相繼開發了生物鉀肥復方動物營養添加劑、可控降解地膜等産品,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四是堅持因地制宜,發展多種模式。針對保定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産業優勢等,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形成了山區綜合開發模式、城效農業模式、高效設施農業模式、龍頭企業帶動型模式等。五是實施壯大育強,注重品牌建設。我們把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不遺餘力地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全市共謀劃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219個,總投資608億元。建成規模種、養基地118個,年銷售産值達到243億元。同時,依託龍頭企業,加強品牌創建工作。目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擁有河北著名商標49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

  記者:保定是如何做到把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開發有機結合的呢?

  聶瑞平:保定扶貧開發的任務非常艱巨。2011年,國家啟動了新十年扶貧開發工作,保定8個縣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還有1個省級貧困縣。貧困縣佔全市縣(市、區)總數的1/3,貧困區域佔全市總面積的62.4%。核定23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138.1萬,佔全市農村人口的15.4%。我們堅持把扶貧攻堅作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底,已有40.5萬扶貧對象實現脫貧,301個村達到脫貧標準,超過“十二五”規劃目標的70%。截至目前,全市貧困人口已下降到91.38萬,累計脫貧46.72萬,脫貧比例達到33.8%;全市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的13.8%下降到9%,為提前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開發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我們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在搞好普惠制服務的同時,以增加群眾收入為核心,著力幫助扶持貧困群眾發展增收致富産業,切實增加群眾收入,加快脫貧步伐。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在每個貧困縣規劃建設了一個5000畝以上的現代農業園區,走高投入、高技術、高産出的産業發展路子。二是加大農業科技扶持力度。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積極推進産學研結合,先後引進了三優富士蘋果、薄皮核桃、航太蔬菜、油用牡丹等國內外農業新品種、新項目,推廣滴灌等先進適用技術,從技術上解決農業的低水準、低收入問題。三是多方破解農業資金不足難題。著力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和農村金融服務,先後探索了五戶聯保小額貸款、貸款貼息、互助資金、扶貧自立社等金融扶貧模式,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四是提高農業生産的組織化程度。扶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統一了生産、管理標準。積極應用現代電子商務平臺,促進産銷對接,解決了産品銷售渠道問題,提高了農産品市場價格的話語權。五是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項目,延長産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先後引進了蒙牛、伊利、匯源果汁等國內知名龍頭企業,培育壯大了易縣黃山蜂等一批本土龍頭企業。這些企業不僅給當地帶來了新産業,在思路、資金、技術、市場等多方面對貧困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群眾增收脫貧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記者:請您談談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對扶貧工作的一些實際感受和思路?

  聶瑞平:我們每個幹部都有幫扶的貧困村。我自己就對口幫扶四個村。從我個人在工作實踐中的體會看,全市9個貧困縣、1000多個貧困村、近百萬貧困人口,自然稟賦、區位條件、家庭狀況各不相同,要實現脫貧致富,靠某種單一的模式很難實現,因此我考慮必鬚髮揮好五個方面的作用,形成攻堅的合力。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我們把扶貧開發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主導做好規劃編制、組織推動、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扶貧等基礎性、全局性工作。加大市級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力度,2012年以來,市財政用於扶貧開發的專項資金累計超過了2億元,切實把群眾辦不了、市場辦不好的事情解決好。

  二是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貧困地區之所以落後,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思想封閉落後和技能不足。因此,我們堅持“扶志”與“扶智”同步推進。一方面,通過外出參觀、典型引領、幹部幫帶等途徑,進一步強化市場、開放、科技、法治四種思維方式,徹底破除“等靠要”的慣性思維,鼓勵其通過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變落後面貌。另一方面,針對群眾發展産業或外出務工的不同需求,組織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三是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廣泛運用市場的思維和手段,推動扶貧産業由傳統分散式的種養業向發展股份合作産業、新型家庭手工業和現代農業園區轉變。比如我的聯繫點易縣紫荊關鎮南款村。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年平均溫度低,非常適合發展低溫香菇種植。由於老百姓沒資金、沒技術,更不了解市場行情,對此,我們一方面採取用政府財政資金引導,對建棚和菌棒給予補貼,另一方面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由企業把土地流轉過來,統一建棚,製作菌棒,然後租給農民,農民只需要拿很少一點錢租棚(大部分租金等香菇收穫時從銷售款裏扣除),企業還負責技術支援和産品銷售,每個棚每年純收入可以達到2萬元以上。就算是上了年紀沒有能力租棚的農民,也可以給租棚戶或公司打工,每天掙50到100元。

  四是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支援作用。加大行業部門專項支援,組織市直黨政機關,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凝聚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組織各級黨政幹部和貧困戶“結親連心”,開展“春雨行動”。建立民營企業和社會人士參與扶貧的激勵機制,制定“幫扶到戶、責任到人”定點扶貧措施,完善社會捐贈減免稅政策,大力宣傳和表彰扶貧先進典型,讓支援扶貧事業的企業、單位和個人“有收益、有榮譽”。

  五是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保障作用。紮實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鼓勵黨員民營企業家、致富能手和務工經商人員回村擔任村幹部,引導縣鄉機關退休人員和年輕幹部到村任職。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專項整治行動,確保9縣267個後進黨組織按期完成轉化。對9個貧困縣,實行以率先脫貧摘帽為導向的考核機制,引導縣鄉兩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帶領群眾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