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現代農業的新典型

  • 發佈時間:2014-11-24 01:31: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江東洲劉 昊

  連綿起伏的蔗海,一望無邊,蒼翠蔥蘢,在風中翻滾著層層綠浪,給初冬的江州大地增添了生機與希望。

  素有中國“第一甜縣”美譽之稱的廣西崇左市江州區,近年來積極加大科技創新,推進土地流轉整合,大力推行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産模式,推動甘蔗産業轉型升級,提高産業發展水準,有力地推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科技支撐:增強發展動力

  糖業是江州區的特色産業、支柱産業、富民産業。

  作為中國蔗糖主産區之一的江州區,是國家重點“雙高”糖料蔗基地,屬廣西33個蔗糖優勢區域縣(市、區)之一,每人平均産蔗産糖量居全國第一,蔗糖産業是江州區無可替代的支柱産業。

  一望無際的成片甘蔗林,鬱鬱蔥蔥,碧波翻滾;伸向連綿蔗地的細水管道,將水分傳送到每一根甘蔗;由電腦控制的水肥,從甘蔗根部滲入為甘蔗提供養分……在江州區馱盧鎮的甘蔗地裏,一條條水管像“血管”穿行蔗海,一滴滴滲入甘蔗根部,讓甘蔗茁壯成長。

  江州區甘蔗面積常年保持在100萬畝以上,每人平均産蔗、産糖量位居全國第一。通過實施刷卡取水、節水滴灌這兩項農業科技創新,每畝蔗地平均能降低50%的水、肥、藥成本。

  江州區是廣西著名的産蔗大縣,但“十載九旱”。針對乾旱缺水、勞動力短缺、機械化水準不高、單産低等問題,近年來,江州區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貫穿于始終,全面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不斷提高甘蔗生産的科技水準。

  推廣良種良法。江州區在馱盧鎮建立了萬畝甘蔗良種繁育基地,加大了甘蔗良種繁育推廣力度,大力推廣甘蔗種植良種良法,提高甘蔗單産和含糖率,産蔗糖産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同時,江州區研究制定了《 江州區糖料甘蔗滴灌畝産八噸栽培技術規程》,並於2012年9月通過專家評審,填補了廣西甘蔗種植無標準的空白,成為江州區乃至崇左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蔗種植標準。自主繁育的壯糖1號、大唐1號新品種,具有節水、抗病、抗蟲、抗倒伏、産量高等優點,成為目前廣西最為高産的甘蔗品種之一,比普通甘蔗品種增産三成以上。

  推廣全程機械化。為突破每年甘蔗榨季時甘蔗砍收勞力緊缺這一“瓶頸”,江州區加快推進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通過採取多種形式,江州區大力推廣甘蔗機械化收穫、種植、深耕深松整地、蔗葉機械還田等農機作業技術,重點推廣大中型拖拉機、甘蔗種植機、甘蔗收割機具等適用性新機具。使用甘蔗種植機,蔗農每畝支出85元,比人工種植每畝節約15元;使用施肥培土機,比人工節約6元以上,機械化收割每噸節約20元,3項合計每畝接本增效500元以上。2013年,江州區完成2.9萬畝甘蔗機械化收穫,甘蔗耕種收機械化水準達到50%以上,走在廣西前列。

  發展蔗糖迴圈經濟。近年來,江州區把迴圈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了甘蔗生産的全過程,通過變廢為寶和迴圈利用,不斷做大做強産業,讓甜蜜産業更加甜蜜。依託江州區制糖産業資源優勢建設的湘桂迴圈經濟科技産業園,先後引進湘桂酵母、濾泥生物肥、廢水處理綜合利用、蔗葉綜合利用等延長産業鏈的項目。如今,在湘桂迴圈經濟科技産業園,一根甘蔗從頭“迴圈”到尾,幾乎被“吃幹榨盡”——除了制糖,還生産蔗渣文化紙漿、活性乾酵母、生物有機肥、酒精、能源發電、活性乾酵母提取物等,對蔗糖的綜合利用率達到80%左右。此外,江州區還與廣西大唐公司合作建設廣西甘蔗高産高效現代化整合技術中心和農業科技迴圈産業園,打造“ 科服貿”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現代農業迴圈經濟産業鏈。目前,以蔗糖産業為核心的迴圈經濟産業集群已經基本形成。

  初冬時節的江州區,連綿起伏的蔗海豐收在望。通過科技創新,江州區給甘蔗産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有力地促進了甘蔗産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土地流轉:激發發展活力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結合實施甘蔗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和全面推進甘蔗生産機械化,近年來,江州區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流轉,大力推廣“小塊並大塊”土地流轉整合模式,在大力推進甘蔗産業發展的同時,讓農民切實分享到土地流轉帶來的紅利。

  江州區堅持把“富民增收”放在首位,在保證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動員農民依法自願流轉土地,農民不投入一分錢,所取得的收入由原來的單一的種蔗收入,提高為由租金、勞務收入、特色養殖等構成的多元收入:

  ——租金收益。蔗農每畝蔗地每年租金按兩噸甘蔗來計,價格以當年糖廠高産高糖原料蔗收購最高價為準。

  ——勞務收益。組織農民與投資企業簽訂勞務合同,按照每戶流轉土地多少及勞力情況受聘于企業務工。

  ——分成收益。原甘蔗畝産4至4.5噸,畝産超過6噸達到投資盈虧平衡點時,農戶與企業按比例分紅

  ——綜合收益。企業規模經營後,勞動力解放出來,可外出務工、發展特色養殖、發展林下經濟等,獲得多種收益。

  “土地流轉後,光租金每畝就比自己種蔗還要多收入200多元。公司雇傭我們要給工錢,甘蔗地間套種收益我們也有分成,另外還可以搞搞養殖、打打工,收入至少要翻番!”江州區新和鎮蔗農周必強説,通過土地流轉,可獲得租金、勞務、分成、綜合四個方面的收益。

  如今,在江州區,砍收甘蔗的農民,榨季在穩收地租和超産分紅的同時,每年還可以替企業打季節工120天以上,兼當“工薪族”,收入增加不少。

  作為該區土地流轉和甘蔗高效節水灌溉的項目示範區之一的孔香屯,早在2011年,就率先將全屯5000多畝土地全部實現流轉。這一創新嘗試,讓該屯村民嘗到了土地流轉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帶來的“甜頭”。如今,孔香屯蔗農既可以收取土地租金,又成為高效節水項目灌溉區的産業工人,實現了農民股權分紅和就業雙收益。目前,孔香屯的農戶全部住上發展甘蔗産業築起來的新別墅,村民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

  農村土地流轉模式,讓蔗區農戶分享到了土地流轉帶來的紅利。2010年,馱盧鎮連塘村花梨屯把全屯7000畝土地流轉給廣西桃花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旅遊。目前該屯500戶農家的青壯年全部成了旅遊公司拿工資的員工,每人每月1200多元薪酬,該屯老人也有900元的養老金,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流轉前的2000多元提高到1萬多元。

  同時,由廣西桃花島現代農業投資公司投資建設的桃花島蔬菜基地,打造成了該區“菜籃子”工程,佔地面積1100畝,主要種植番茄、黃瓜、菜心、淮山等綠色食品,滿足了桃花島發展“農家樂”需要,也促進了農民依靠農副産品增收。

  2013年,江州區完成農村土地流轉面積6萬畝,這些流轉後的土地全部連片種植甘蔗,並大獲豐收。2013/2014年榨季,江州區原料蔗産量達到 557.8 萬噸,産糖 68.7 萬噸,這是自2007/2008年甘蔗榨季以來,江州區原料蔗再突破 550 萬噸大關,排在崇左市各縣(市、區)首位。

  同時,江州區也加大對土地流轉村屯的風貌改造力度。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資金投入,還將出臺扶持發展養殖業的優惠政策,扶持項目區農戶通過發展養殖業,實現增收。

  到2015年,江州區計劃完成農村土地“小塊並大塊”及土地整治面積40.5萬畝,完成土地流轉面積10.37萬畝。

  農村土地流轉,創新了江州區蔗農收入舊模式,讓蔗農收入實現了多元化,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讓當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