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根“金蘿蔔”一條産業鏈 改寫3個貧困村

  • 發佈時間:2014-11-11 07:52:5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振宇 本報記者 李淼

  10月17日,全省社會扶貧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手捧“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大紅證書的歐平全、謝吉輝,在人群裏格外顯眼。即使在全省,也僅有7人獲此殊榮。

  一位是渠縣最偏遠、最貧困的望溪鄉包山村的村支書。他用一根胭脂蘿蔔,讓貧瘠的沙地長出畝産破萬元的希望;一個是離家打拼後,致富返鄉報恩的老闆,興産業、辦節會,“扶”出整條增收産業鏈。

  他們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1

  “歐蘿蔔”:救活窮村 卻沒救活兒子

  “1畝地的2000斤胭脂蘿蔔能賣4000元,加上套種的馬鈴薯、玉米,收入輕鬆破萬元呢。”11月4日,正在田間勞碌的渠縣望溪鄉包山村村民楊清貴算了筆賬,換作以前,還是這塊田,1畝地能有3000元的收入就是極限了。

  楊清貴絕非個案。讓這些“極度貧瘠”的沙地長出“金蘿蔔”的,正是歐平全。

  多年前,歐平全多次以農技員身份到村,曾讓被洪水砂石淹沒過的稻根重新長葉抽穗,幫農民撈回了被洪水“沖走”的鈔票,並憑此捧回達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被縣農業局下派到包山當上村支書後,歐平全更是從當地貧瘠卻獨特的沙土裏看到了胭脂蘿蔔的巨大商機。胭脂蘿蔔看似普通,隨處可種,“但包山村沙土種出的胭脂蘿蔔,皮薄、瓤嫩、色艷、個大,是做泡菜、鹹菜的絕佳材料,不可替代!”

  跑市場、請專家,在他手把手幫助下,如今,包山400余戶農民,有200余戶種上了胭脂蘿蔔,種植面積達2000畝,年産值500多萬元,蔬菜和甜玉米麵積也大幅提高,農戶每年每畝收入可達11250元。

  此外,為了解決蘿蔔運輸難、村民出行難,歐平全磨破嘴皮籌來修路資金,但當他堅守在修路工地上時,17歲的兒子被確診為變異性惡性淋巴癌,回天無望。面對親朋“如果早些送大醫院,或許還有希望”的話,他唯有自責,但看到還有村民掙紮在貧困線,他義無反顧,再次上路……

  2

  “謝老闆”:掏錢辦會“扶”出致富新路

  廣安市前鋒區龍灘鄉的黃連村和伍山村,頭上各自頂著沉重的帽子:省定貧困村、市定貧困村。

  伍山村的朱洪建以前靠種田養家,收入微薄,如今,他的農家樂遊客不斷,收入非常可觀。他“轉型”的膽量,來自於老鄉謝吉輝。

  謝吉輝少小到東莞務工,多年拼搏後,成為一名頗有成就的企業家。回報桑梓成為夙願——爭取社會資金680萬元為兩村修路通水;拿出110萬元幫40多個娃娃圓了大學夢;幫助200余貧困戶和孤寡老人溫暖過冬……

  不僅如此,他發現,窮慣了的村民,連致富的勇氣都很缺乏。謝吉輝深知,只有扶起了“志”,才有未來。於是,他出資帶鄉親們遠赴江蘇華西村等地開眼界;先後舉辦各類致富專題講座50余次。

  有了脫貧之志,還需有致富有道。為把黃連、伍山的青山綠水變“金山銀水”,他出資500萬元,興辦起水業公司等實體,吸納近200余人務工,創辦了慧農場、獼猴桃專合社和野豬繁殖場,與村民利益深度綁定,共用産業紅利。為可持續脫貧,他更是出資500萬元,為當地成功舉辦“桃花節”、“農家飲食文化節”、“巴蜀奇源鄉村旅遊文化節”,這三個鄉村遊品牌,吸引外地遊客紛至遝來,也帶來了一串種田外的商機,兩個窮村自此形成一條完整的産業鏈。

  如今,黃連和伍山兩個村子都舊貌換新顏,果蔬大戶、養殖大戶、旅遊接待大戶層出不窮,農民的荷包以每年20%的增速鼓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