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十一是場不得不打的戰爭

  • 發佈時間:2014-11-07 03:33:5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十一進入了倒計時。在小商品城義烏,無數網店店主的備戰已進入白熱化狀態。

  23歲的袁海洋和他的女朋友小謝,掌管著四家淘寶店。對即將到來的血拼狂歡日,兩人滿心期待,但心底又有幾分害怕。

  接下來的一個月,是網店一年中最關鍵的。緊接著雙十二,又是一波網購高潮。這段黃金時間,能抵平常三個月的銷量。

  這群雄逐鹿的一仗,能打贏嗎?

  出租房裏堆滿了貨

  廚房很久沒開夥了

  今年7月,兩人在義烏宗塘租了一間房子,100多平方米,帶廚房,但看上去更像是個辦公室兼倉庫。

  滿地都是等待打包的貨物和包裝盒,靠墻堆著剛拉進來的貨,堆得快倒下來了。貨物中間扔著有兩床棉被,是忙的時候給幫忙的人打地鋪用的。

  房間裏很熱鬧,裏屋有兩張寫字檯,幾個人對著電腦,劈裏啪啦和買家聊天,不時響起旺旺的“叮噹”聲。桌上擱著一台印表機,咔嚓咔嚓響個不停,吐出長長的快遞單。

  袁海洋撓撓頭:“我這太亂了,這幾天忙著查貨,實在騰不出時間。”

  寫字檯上淩亂地放著咬過的麵包、吃剩的餐盒,還有一沓外賣名片。廚房好多天沒開夥了。

  長髮披肩的小謝從貨倉出來,走路飛快。抓起桌上一隻卷餅就往嘴裏塞,那是中午送來的外賣,她還沒來得及吃。這個杭州姑娘愛吃甜品,現在能填飽肚子就行。

  “這麼饞,都冷了啊。”袁海洋嗔怪了一句。

  兩個想創業的年輕人

  走到了一起

  從大一開始,袁海洋就有自己的淘寶店。賣過紙箱、服裝、鞋子,半年後定下來專賣帽子圍巾。

  23歲的袁海洋是貴州凱里人,長得斯斯文文的。

  他家裏也是做生意的,賣鞋子,家境不錯。他也打算創業,覺得義烏創業氛圍好,就選擇了義烏工商學院外語外貿分院,今年剛畢業。

  和小謝也是在學院的創業孵化基地中認識的。

  小謝19歲,是海洋同一專業的學妹,還在念大二。兩個人志同道合,雖然年紀小,但海洋很多時候還要聽她的。

  兩人一起打理4家淘寶店,2家是皇冠店、2家鑽級店。貨都是從義烏商貿城進的,賣一頂帽子能賺3~5元。

  這個貴州小夥特別愛吃辣,廚房裏放著老乾媽、辣椒醬,脾氣也像辣椒一樣。最讓他無法忍受的是,有的顧客為了少2元錢,從早到晚跟他討價還價。

  “本來就是活動價了,不可能便宜了。我真怕了這人,最後還是妥協了。”想不到這個買家還給了一個差評,説服務態度不好。這事還被小謝數落了一頓。他心裏窩火,跑到KTV哄了幾嗓子,發泄完了,又沒事一樣趴在電腦前。

  去年雙十一

  快被貨物活埋了

  去年雙十一,袁海洋説:“真的要搞趴下了!”

  那時候,他們的戰場還在商學院倉庫裏。一共請了6個人幫忙,一個晚上就接了近3000單。

  接下來幾天,海洋簡直要被貨物活埋了。通宵查貨、打包、發貨,手都要抽筋了。連著一個星期,每天只睡4個小時。袁海洋抱了兩床棉被,在倉庫裏打地鋪,困得不行就打個盹。

  忙成那樣,海洋還是懊悔:“去年沒經驗,膽子太小,準備的貨物太少了。只顧著接單,後來才發現貨都沒了,真是接著單虧著錢啊。”

  雙十一那天,天還沒亮,他就跑到商貿城進貨,在供貨商門口候著,就怕貨被人搶走了。

  “那個時間搶貨有多慘烈啊!”淘寶掌櫃都急紅了眼。海洋記得那麼一件事:去年雙十一,有個賣打底褲的店家淩晨發現沒貨了,立馬開著車趕到廠商那裏。等到7點工廠開門,他掏出一把大鎖,把廠門一把鎖住,擋在門口,衝其他來搶貨的人喊:“今天的貨我包了,你們都別跟我搶。”

  今年要幹票大的

  老早拉回滿滿一屋子貨

  今年,海洋吸取了教訓,老早拉回滿滿一屋子貨。雇了2個人,提前一個星期開始把貨物檢查打包好,還要不停補貨。

  瘦弱的小謝戴著黑框眼鏡,盤著腿坐在一堆手套帽子圍巾裏,查貨打包手沒停過。

  忙得連吃飯都沒有時間,但是能賺多少,兩人心裏也沒有底:“人家都以為我們就靠這兩天日進鬥金,其實不是。”

  去年雙十一,兩人忙著跟狗一樣,也就賺了萬把塊錢。海洋心裏很清楚,像雙十一這種活動,其實都是天貓品牌店的天堂。“我們這些個人開的C店,無法跟他們競爭,不過是撿撿漏,爭取能多分一杯羹。”

  “我們圈內就有一句話,雙十一,天貓在吃肉,C店在喝湯。”

  海洋特別羨慕天貓上一個熱銷品牌鞋店,去年雙十一,營業額就有1億多元。對於他們這種小賣家來説,有種只能仰望的感覺。

  網店沖銷量

  殘酷的生存法則

  不過,無論怎麼樣,這些小淘寶店也要抓住這個機遇,讓自己的銷量衝上去一點。

  開網店,這是最殘酷的生存法則:沒有銷量,就無法吸引新買家。

  “我們也是被逼的,所有人都在沖銷量。如果我們不去衝,很快排名就墊底,買家更看不到了,被人拍死在沙灘上。”

  袁海洋調侃,參與雙十一,有點像是在刷“存在感”。

  11月2日開始,他們剛搞了一個促銷推廣活動,就是為了在雙十一前,把店舖的銷量衝一衝。

  “沖銷量的時候,打折力度是很大的,基本沒什麼利潤。”這次活動對於雙十一很關鍵,開始前幾天,每天上千個單子, 他們請了一個學弟來幫忙,3個人熬了兩個通宵,才把貨物全發出去。

  就在活動開始前幾天,袁海洋遠在貴州的父親得了膽結石,要動手術。

  他趕回貴州老家,在醫院裏守了父親一天。第二天又趕回義烏。雖然覺得內疚,但他覺得必須這樣做。

  “沒辦法,小謝一個人搞不贏的,這場預備戰太關鍵了,不能出差錯。”

  也許有一天

  也能讓人仰望

  除了賣東西,兩個年輕人也會忙裏偷閒,到別的淘寶店逛逛。和許多愛網購的女孩子一樣,小謝的購物車裏也裝了不少東西,就等著雙十一下手。

  除去開銷,兩人開網店一年能賺20萬元。袁海洋想努力在3年內掙夠一套房子的首付,在義烏安個家。但是,他又覺得,義烏好多老闆都不買房,有了錢就繼續投資把生意做大。

  他覺得這樣也挺好,兩人還年輕,就像他們的網店一樣,還有無限的可能。説不定哪一天,也能做得像那家天貓大店一樣,讓人仰望。

  本報記者 朱浙萍/文 陶玉其/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