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樹立法治信仰 強化道德支撐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法律的權威如何維護?全民法治觀念如何提升?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並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既指明瞭信仰是法治力量得以凝聚和發揮的深厚根基,也為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明確了方向。

  法治信仰,指的是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遵守和捍衛法律。當下社會,無論是農民工運用法律手段討薪,還是普通市民活躍在決策聽證會上,或是司機自覺“拒絕酒後駕車”,都讓人感受到法治釋放出的力量。而一些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的現象屢禁不止,以違法手段主張利益訴求者時而有之,部分社會成員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也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某些角落還缺乏必要的法治信仰。正反兩方面的事例都説明,法律只有被信仰,成為堅定的信念,才能內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否則將形同虛設。

  法治作為社會層面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之一。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二者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法治信仰,就像一座燈塔,若塔倒燈熄,就會讓人迷失;道德支撐,如同一道堤防,若崩潰滑坡,就會失去底線。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化解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解決社會轉型升級帶來的難題,既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也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既要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也要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當然,樹立法治信仰與法治建設本身一樣,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體實踐中逐漸形成。完成這項系統工程,就要運用法律手段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切實維護好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從而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法治的作用,提升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就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通過持之以恒、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和熏陶,喚起民眾的法治信仰,形成崇尚法治的風尚。就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權力運作機制,提高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築牢法治信仰的社會根基。同時,也要堅持“法治”“德治”兩手抓,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

  法治中國是全體人民共建共用的事業。黨員幹部應帶頭學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每一個公民也都應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齊心協力,向尊崇法治、信守法治的新時代邁進!(經濟日報評論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