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米期貨十年風雨路

  • 發佈時間:2014-09-26 18:27: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劉開雄、趙曉輝)從2004年9月22日恢復交易至今,玉米期貨走過了十年風雨路。在這十年間,玉米期貨作為我國最大宗的糧食期貨品種,不僅見證了中國糧食市場的十年發展,也展現了期貨市場支援“三農”發展的新路徑。

  玉米期貨是我國最早的期貨品種之一。後來由於我國對期貨市場的整頓清理,玉米期貨于1998年暫停交易。2004年9月22日,在“國九條”的支援指引下,玉米期貨合約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恢復上市。

  恢復上市伊始,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玉米期貨掛牌上市,既有利於糧食改革政策的有效落實,又有利於糧食市場的穩定發展,“隨著玉米期貨的上市,我國重要大宗糧食期貨品種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期貨市場穩步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事實上,2004年,國務院新一輪糧改方案提出全面開放糧食收購市場,玉米開始成為完全市場化的糧食品種。當年,推出僅三個多月的玉米期貨成交量即達單邊2000余萬手,年末單邊持倉近20萬手。2006年玉米期貨成交量和持倉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分別達到6764.5萬手和79.7萬手,分別佔全國期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30.8%和45.2%,推動大商所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産品期貨市場。

  中國玉米網總經理馮利臣指出,在2004年全面放開後至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在自由競爭下開始形成以玉米期貨價格為中心的市場價格格局。農民和企業積極參照期貨價格賣糧、收糧,全國相對分割和分散的現貨市場價格開始以期貨價格為中心再逐步走向統一。

  “2008年之後,國家實行玉米等品種的臨儲政策,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形成由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主導,玉米期貨開始圍繞國家調控政策和市場供求等多重因素運作,反映並強化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馮利臣表示。

  “玉米期貨價格靈敏有效,一方面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農民和産業企業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玉米期貨已成為産業企業管理風險的重要工具。”大連商品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2004年玉米期貨恢復交易至今,累計成交超過2.5億手,20多萬個客戶參與交易。現在,從農戶到企業、從經營者到政策制訂者,玉米期貨價格都廣受關注,玉米收儲、流通、飼料和深加工企業均積極參與利用玉米期貨市場,玉米期貨成為玉米市場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來,隨著雞蛋期貨的上市和良好運作,玉米、豆粕、雞蛋期貨開始形成飼料養殖鏈品種體系,也使玉米期貨在更為廣闊的産業領域發揮作用。

  據了解,大商所還將繼續通過調整玉米期貨合約規則,不斷完善交割體系,開發玉米下游産業鏈有關品種及進一步加強産業和“三農”服務力度等工作,挖掘其巨大潛力。

  目前,玉米澱粉期貨合約已經獲得監管部門立項批准,未來有望與現有的養殖鏈品種形成交叉、互促的發展格局,從市場平臺上更好地服務“三農”和玉米産業鏈上的企業需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