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水”産業舞動鄱陽湖

  • 發佈時間:2014-09-17 06:47: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農墾是現代農業的國家隊和排頭兵,是專業化的農業生産經營主體。目前,全國農墾擁有1785個國有農場,1361萬人口,耕地面積近1億畝,糧食單産高出全國平均120多公斤,商品率高達90%,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日前,記者對墾區進行了調研採訪,探究新時期如何更好地發揮農墾的作用和優勢。

  在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湖區及周邊濕地,分佈著江西農墾的75個國營農墾場。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優良的水質、空氣和種質資源是江西墾區寶貴的資源,而水稻、水禽、水産、水生蔬菜、水果“五水”産業則構成了墾區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基礎。

  生態環境在改善

  “墾殖場地處鄱陽湖濕地,也是亞洲候鳥棲息地,發展生態農業勢在必行。”康山墾殖場黨委書記胡少輝説,原來農戶種水稻使用化肥、農藥較多,近幾年,加大了産業調整力度,從常規農業向綠色農業轉型。“我們引進了7個農業龍頭企業,引進企業第一考慮的就是環保方面,前不久還拒絕了一家有環境隱患的牛蛙工廠化養殖場的落戶要求。”目前,墾殖場有綠色無公害水稻5000畝、有機稻3000畝、生態泥鰍養殖面積3000畝。

  鵬輝高科是落戶康山墾殖場的綠色有機稻生産企業。400畝水稻已通過有機認證,其餘也都在轉換期內。“有機水稻生産的難點是病害和蟲害的防治。通過選種、曬種、消毒等措施,控制了病害;通過稻田放鴨,可除蟲、除草及施肥,減輕了蟲害。”項目負責人李榮林説,通過“公司+農戶”的機制,去年帶動農戶戶均增收2200元。

  恒湖墾殖場濱橋農機合作社是江西農墾首個水稻植保機械化合作社。見到理事長李能銀時,他正指揮著自走式噴桿植保機在稻田防治二化螟。“以前人工打藥得3次,如今施藥2次即滿足防治目標。”合作社負責的農田裏,每隔一定距離都安裝了太陽能滅蟲燈和性誘劑殺蟲裝置。綠色植保不僅減少農藥使用量,還改善了農田環境。

  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農墾辦主任唐安來説,江西農墾以發展綠色農業、低碳農業、生態農業為載體,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恒豐、紅星等墾殖場沼氣工程發力迴圈農業,梅岩、上十嶺等墾殖場推廣了“蛙稻生産”、“豬、沼、菜”等生態迴圈農業,雲山、恒湖等墾殖場建設了一批池塘迴圈水清潔養殖工程,促進農業生態環境改善。

  穩産增收有途徑

  糧食是農業生産的重中之重。去年,江西墾區糧食生産實現了“十連豐”,商品率達64%。江西農墾建設了34萬畝優質稻米基地,通過糧棉油萬畝高産創建、水稻優質高産栽培模式推廣,促進了農藝、農機有效結合,恒湖、五星等墾殖場的農田成為噸糧田。恒湖墾殖場副場長羅名捷説,墾殖場每年引進20多個品種進行比較試驗示範,並建立良種繁育基地2000畝,大面積推廣輕簡直播栽培技術,去年“甬優12號”一季單産突破了1600斤。

  恒偉農機合作社位於恒湖墾殖場軍港分場,不僅有高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還有育秧播種流水線、全自動浸種催芽房、連棟溫控大棚。機插秧是水稻全程機械化最薄弱的環節。合作社在栽插密度上進行了行距7寸、8寸、9寸對比試驗,選擇出適合本地栽插密度的規格,還引用“缽育擺栽”技術,使秧苗在移栽過程中提早了生育期,避開了寒露風,摸索出了機插穩産的新路子。

  水産是江西農墾發展高效農業的一個佈局領域。江西農墾建設了28萬畝水産生産基地,調整優化漁業養殖品種,發展了以泥鰍、石雞等特色優勢水産品,積極拓展觀賞休閒漁業,培育了“小而精”的漁業經濟。在恒湖墾殖場採訪,農場職工常講起一種叫“黃丫頭”的優質高效魚種。恒湖水産場負責人李能河告訴記者,水産場養殖“黃丫頭”面積達1000畝,養殖戶每畝可增加純收入6000元至9000元。

  追溯體系已建成

  “您查詢的是雲山集團畜牧水産良種公司園藝場生産的水蜜桃,産品經檢驗合格,請放心食用!”江西農墾雲山集團剛摘的水蜜桃經檢驗後打包,每個外包裝箱上部貼有二維碼等資訊,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一掃,就彈出一個“農業部農墾農産品品質追溯項目”的界面。在該頁面,還記錄有種植基地、種植農戶、採摘日期、銷售去向、地理定位等詳細資訊。通過品質追溯體系後,水蜜桃價格提高50%。

  雲山集團千畝柑橘示範基地屬多丘陵的地帶,空氣新鮮,雨量充沛,環境優美,適合柑橘生長。集團總經理楊友盛説,利用資訊化技術管理綠茶、柑橘、水蜜桃等6個農産品生産基地,3800多畝柑橘達到綠色食品標準。

  江西墾區積極推進墾區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建設,使消費者借助網際網路等電子終端就能了解農産品生産全過程。目前,墾區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項目建設單位累計達到24個、創建單位達34個,追溯産品涵蓋茶葉、水果、大米、水産品、禽蛋等8大類,追溯基地面積達60萬畝,位居全國前列。如今,江西農墾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已成為全省農業的名片。

  “建立農墾農産品追溯體系,是農墾構建現代農業的抓手,是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平臺。”唐安來説,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現代農業的“引擎”,就要增強農墾農業産業競爭能力,按照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用現代産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生態發展理念引領農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