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牧原股份:從變臉“第一股”到“變臉王”

  • 發佈時間:2014-09-15 02:31: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繼一季度巨虧5000余萬成為IPO開閘業績變臉“第一股”之後,半年報再次披露的虧損,奠定了牧原股份新股“變臉王”的地位。這家於今年1月份才登陸資本市場的農牧業公司,因其上市前後表現出的巨大業績反差,不斷被質疑。面對種種質疑,公司把業績滑坡歸因于行業。

  現在,上半年遇冷的生豬市場已回暖,但上半年的慘澹成績,或已難使牧原股份為其上市第一年交上滿意答卷。

  “豬價低迷”造成虧損?

  有投資者認為,牧原股份毛利率突降,或是因為其上市前美化了業績。

  “確實是我們自己都沒有料到。”牧原股份董秘秦軍告訴新京報記者,2010年、2013年都曾出現過豬價相對低迷的時刻,但是從未像今年這樣嚴重。秦軍認為,造成這家農牧業公司業績滑坡的,是難以把控的市場因素。

  牧原股份一季報顯示,2014年一季度虧損5572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914.4萬元,同比大跌291.18%;半年報數據則顯示,1-6月虧損8046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7558萬元。上市之前三年,牧原股份連續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保持3億元凈利潤的穩定盈利。

  今年1月17日,牧原股份以24.07元的發行價上市,發行共計605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14.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牧原股份的上市公告書中,曾對一季報業績做出盈利預測,預計盈利2300萬以上,與實際結果差距近8000萬。這一差距招致了投資者的不滿,一季報發佈後,曾有不少投資者在股吧呼籲監管部門對公司進行調查。

  “一些股民虧了錢,對公司有些情緒,我們也可以理解。但這確實是市場波動大的原因,比較偶然。”秦軍告訴新京報記者,牧原股份也曾對市場情況做出解釋:2014年春節後,生豬價格在2月份跌破12元/公斤;2014年3月,生豬價格進一步大幅下跌,跌至11元/公斤以下,因此公司銷售生豬出現嚴重虧損。

  儘管牧原股份將業績“變臉”歸因于市場低迷,但不少投資者對這一解釋並不買賬。

  有財務人士質疑稱,牧原股份在2012年IPO過會前毛利率一直保持在超出行業平均水準一倍多的高位,但隨後其毛利率悄然發生大幅下降。此外,牧原股份養豬成本遠低於同行的現象,也令媒體和行業人士多次質疑其上市前靠調節成本美化業績。

  公司:“我們沒造假,心態很坦然”

  與其他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農牧類上市公司“更容易、更方便造假”。

  一位財務分析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與其他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農牧類上市公司因其行業和技術壁壘而具有特殊性。“換句話説就是更容易、更方便造假。”他説,農業類上市公司在日常經營中往往有更多現金交易,且實際成本和市場影響等因素外界難以估計。因此在財務層面,對農業類上市公司的分析有時只能是“霧裏看花”。

  此外,農業類上市公司大多地處偏僻,佔地遼闊,有的基地分散程度較高,不管對於機構還是投資者來説,調研的難度很大。“僅僅通過走訪很難發現問題。”

  9月9日,新京報記者來到牧原股份總部所在的河南省內鄉縣灌漲鎮。被村民稱之為“大型養豬場”的崗頭村養殖場,年出欄量僅有3.5萬頭,據了解,這只是牧原股份分散于省內外的20多個豬場之一,董秘秦軍告訴新京報記者,到今年年底,牧原所有養豬基地的産能將達到250萬頭。

  “就拿牧原股份來説,很多人對它的利潤水準和成本都提出質疑,但是公司只要回應一句‘行業原因’或者‘技術原因’,就可以把許多質疑擋在門外”。

  “我不否認,這個行業的技術壁壘確實比大家想像得高。隔行如隔山,想從財務上分析這個行業是有挑戰的。”牧原股份董秘秦軍對新京報記者説,“但是我們沒有造假,心態就很坦然,也不去干預媒體的質疑。”

  秦軍説,公司毛利率之所以高於同行,是因為有技術實力,牧原現在全口徑的成本不到13元,而行業成本在14元多。“也就是説我們每頭豬的盈利都要比行業高100多元錢。我們養殖技術,生産效率,飼料營養,豬舍管理,獸醫水準,每個環節都形成利潤,利潤最終體現在商品豬上”。

  “如果我們在會計上作假,後面是一定會暴露出來的”。秦軍稱,“我認為財務上不存在一勞永逸的事,不存在混過去就混過去了。今天作假明天總要償還回來。我們現在每個月公佈銷售情況,這在農業上市公司裏沒有第二家吧?敢這麼做就不懼怕媒體監督。”

  主業連續虧損,牧原投身“理財”

  自上市以來,牧原股份多次使用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産品。

  9月8日,牧原股份披露了8月份銷售情況,當月銷售生豬13.1萬頭,銷售收入1.94億元,商品豬銷售均價14.71元/公斤。

  “銷售價格還是比去年同期低,但是收入比去年同期高。因為我們每年都有新廠投産,量在增加。”秦軍説。

  來自搜豬網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份,全國出欄肉豬平均價格11.71元/公斤,與上半年均價相比,8月份的生豬行情看似正在“回暖”。

  “行情正在變好。三四月份的時候,豬價跌到了10元多,現在豬價將近15元錢,一頭豬可以多賣500元錢,這個波動幅度非常大。”秦軍説。但他並沒有對未來的業績作出預測。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鋻於上半年豬肉價格跳水嚴重,一度達十年內最低點,加之盲目擴張造成的存欄量過大,目前的價格回升恐難以彌補養豬企業上半年的損失。“除非價格暴漲,否則對於大型養殖企業來説,2014年能實現全年打平就是最好的結果,想實現盈利難度很大。”

  在主業連續虧損的同時,牧原股份不斷將自有資金用於投資理財。新京報記者發現,自上市以來,牧原股份多次使用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最近的一次在9月6日,牧原股份公告稱,使用3000萬元購買廣發銀行“盆滿缽盈”日日贏人民幣理財産品。

  秦軍告訴新京報記者,購買理財産品只是為保本,並未考慮從中獲取較大收益或以此對衝主業風險。“自有資金趴在賬上,吃個活期利息我們也覺得很虧。所以才來理財。我們沒有超募資金,明年這部分投入就會大大減少。”

牧原股份(00271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