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商改變零售業版圖

  • 發佈時間:2014-09-09 06:08: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電商兇猛,愈演愈烈。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三方聯手打造全球最大O2O電商公司。王健林馬雲的億元之賭似乎已經被大家忘到了腦後。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零售企業誰敢不轉型?

  截至2014年8月29日,77家零售業上市公司中有73家企業公佈了中報。一半以上的商業上市公司營收下降,近1/3的盈利下滑。其中百貨企業負增長尤為普遍,在54家公佈中報的百貨企業當中有35家企業出現負增長。客流減少、銷售下滑、盈利下降已呈常態,不少知名企業陷入巨虧。

  零售行業的困境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電商帶來的分流顯而易見。據商務部發佈的資訊,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5.66萬億,同比增長30.1%,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約1.1萬億,同比增長33.4%。也就是説,在實體店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電商卻依然高速發展。電商以數倍于實體零售的增速繼續成長。未來數年,電商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而實體零售的佔比還將進一步降低。

  電商改變了零售版圖,更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習慣。而這種改變更為深刻,不可逆轉。不僅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熱衷於網購。走進百貨商場,面對眼花繚亂的商鋪,你可能會已經有些不太習慣,感覺不如上網搜尋那樣方便。

  大家都看到了要轉型,但怎麼轉?零售企業紛紛進行線下與線上的融合,試圖通過全渠道發展走出低谷。但是資訊化的巨大投入、打通各個環節進行整合的複雜技術、精準管理所需要的大數據建設等等,不是所有傳統零售企業都可以輕鬆邁過的門檻。這不僅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對組織結構變革的要求也很高。轉型非常艱難,持續燒錢而成效模糊,也成了一些轉型中的企業的心病。

  與其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節節敗退,不如冷靜下來分析形勢,思考應對之策。從長期看,零售業會提高行業門檻,集中度可能大幅提升,並向精細化方向發展。而那些沒有規模優勢、特色優勢的企業可能難以立足。

  餘下的,應該是那些能夠將自己融入生活方式變革大潮的企業。除了實力強勁的全國性連鎖企業、區域性龍頭企業,更可能留存下來的是那些“大而全”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和“小而精”的特色店舖、位置優越的連鎖便利店。它們也許一時半會兒還沒有進行線上銷售,但你一定能通過網路找到它們的線上商品瀏覽和促銷等活動資訊。它們必須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能夠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提供令人振奮的生活體驗。因為掌握了年輕人的需要,擁有了活躍的消費群體,也就擁有了通向可持續未來的通行證。而對一些認清形勢和自身局限的企業來説,如果轉型無望,也可以考慮轉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