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力守住一盆凈水

  • 發佈時間:2014-09-09 06:08: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風上水的張家口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北京官廳水庫入庫水量的80%、密雲水庫入庫水量的50%都來自於此。這裡的閃電河是灤河源頭,也是天津水源地之一。

  但是,張家口又嚴重缺水,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399毫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五分之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家口堅持全力保障首都用水安全,從2003年起已累計向北京市集中供水2.51億立方米。

  如何保證向京津可持續的供水,如何從山水林田湖全方位涵養好水源?《經濟日報》記者在張家口訪水庫、走濕地、深入田間地頭進行了深入調查。請看下篇。

  保護水源地 恪守生態生命線

  到懷來,訪官廳水庫,只見一湖碧水清澈,水庫周邊、主要交通幹線兩側的荒山禿嶺全都披上了綠裝。

  涵養水源,首先是綠化。近年來,懷來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京冀合作水源保護林工程等一批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5億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7%,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都得到有效遏制。

  溯流而上,來到地處官廳湖上游的涿鹿縣。長期以來,這裡沿河植被退化、引起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曾一度直接導致下游官廳水庫泥沙大量淤積,水質下降。

  為有效涵養水源,2012年涿鹿被納入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二期工程建設縣,2012年實施生態水源保護林0.5萬畝,今年將實施2013年、2014年兩年的工程量2萬畝。

  治理水土流失對涵養水源至關重要。“雖然現在看到處鬱鬱蔥蔥,但是只有植被覆蓋率達到70%至80%,才能真正達到涵養水源的效果,否則一場暴雨來了,水土流失很大。”張家口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明緒説。

  多年來,張家口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257萬平方公里,官廳湖上游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83萬平方公里,佔到治理面積的76%,取得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果。治理區林草的年水源涵養量達到9億立方米,部分小流域內原來斷流的潛流、泉水得到恢復。

  “今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中,我們更要恪守生態這條生命線,把生態作為發展的最大資本,舉全縣之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好官廳水庫水資源。”懷來縣委書記郭英錶示。

  保護水源地,水質如何凈化?涿鹿縣環境保護局局長任樹春説,目前涿鹿縣桑幹河省控斷面達到地表水三類水體品質標準。近年來,我們通過實施各項水污染防治措施,2013年全縣工業廢水處理率達到100%,生活污水處理率超過90%。同時,重點支援和引進能耗小和污水排放量少的建設項目和生産工藝,從源頭上防止水源生態破壞。

  官廳水庫是中國環保的起點,1972年官廳水庫魚污染事件使得中國高層開始關注環境污染問題。為了改善水環境品質,近年來,張家口關閉500多家排污企業,對重污染企業進行改造升級,實施了160多項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20座污水處理廠,累計投入資金130多億元。全市有57個項目列入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保護總體方案,累計投入資金30億元。

  張家口市環保局副調研員段黃男説,雖然張家口市在工業污染和城鎮生活污染減排上成效顯著,但是農村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農村與農業污染問題是張家口市今後污染減排工作的重點。

  農業節水 壩上種菜不再高耗水

  雖然烈日炎炎,但是張北饅頭營鄉農業高效節水示範區裏的西蘭花、圓白菜等蔬菜都長得很水靈。奧秘正是澆水、施肥都精確到位的滴灌技術。

  田亮是張北縣萬達農民蔬菜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3個人種了150畝的西蘭花、圓白菜、生菜。説起節水農業的好處,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搞滴灌能實行水肥一體化,不僅節省了20%的用水量,化肥用量也省了,每畝地能夠節省成本5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因為水肥均勻,蔬菜能增産20%,品質也更好了,大小更均勻,形狀更整齊,歪瓜裂棗的蔬菜幾乎沒有了,90%的蔬菜都能賣出去。裏裏外外算下來,一畝能增收1200元到1600元。”

  不過,讓田亮下決心搞滴灌的關鍵原因則是省工。“農忙時雇人的成本越來越高,收穫時最多要雇20個人,一個人一天的工資就是200元。搞了節水農業後,田裏的澆水、施肥等重活兒都不用做了。只要把泵一啟動,就可以回家睡覺了,不用眼巴巴盯著。工人就忙活除草,以前是一個人管一畝地,現在一個人管三畝地。”

  滴灌這麼好,成本高不高?張北縣水務局副局長王艷玲告訴記者,滴灌的硬體投入每畝1100元,是政府投資,免費推廣。從2012年開始,陸續投入1.9億元,鋪在地下的PVC管子能用十五六年。只有地膜等需要每年一換,農民自己負擔,一年的花銷不過每畝160元到200元。

  “在壩上地區,地下水已連續10年超過其可開採量,已引發了草場退化,草原沙化,淖泊乾枯、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生態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大面積種植了高耗水的蔬菜。農業本身就是用水大戶,壩上蔬菜用水更佔到了農業用水的90%以上。”張家口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明緒説。為逐步減少農業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張家口從2011年以來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對壩上地區88萬畝灌溉面積實施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66萬畝。壩下地區參照壩上地區模式,今後3年也將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0萬畝。同時,張家口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培育推廣西蘭花等節水耐旱的精細蔬菜,逐步淘汰大白菜等高耗水農作物。

  “從2011年到2013年,張北全縣農業用水總量減少了2100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下降的勢頭。地下水位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2月同比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82米。”王艷玲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