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到高坡日子甜

  • 發佈時間:2014-09-05 05:21: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末的甘肅省張家川縣,山風裹挾著絲絲寒意。

  川,本意為河。張家川名為川,卻沒有河,只有綿綿不盡的黃土坡。當地乾旱少雨,農民吃水曾經非常艱難。

  苦水換甘泉

  當年吃水難到什麼程度呢?59歲的木河鄉高山村農民肖克成説,村裏的孩子滿6歲後,每天淩晨兩三點鐘就要起床,拄著柺棍,跟著大人一起,走5里山路,下到山溝底部泉眼處,排隊接水。溝底水苦澀難喝,可就是這樣的水,用起來也格外珍惜——先洗臉,再洗衣,臟水沉澱幾天后,給牲口喝。

  不獨是高山村,生活在張家川黃土高坡上的人們,祖祖輩輩過的都是這樣的苦日子。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説,2004年農村飲水安全調查發現,全縣農村人口有31.07萬,飲水不安全的就佔20.1萬,佔農村人口的67%。

  不過,張家川世世代代尋水吃、披星戴月找水吃的歷史,現在已經過去。這一切,只因為近年來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張家川縣水務局副局長馬利目説,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張家川以東峽、石峽兩座水庫為依託,先後建成了渠子梁、連五梁、劉堡梁、龍山、平安梁、馬鹿梁6處規模化、跨鄉鎮、跨流域的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解決19.4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佔飲水不安全人口的96.7%。工程覆蓋全縣15個鄉鎮184個村,通村率達100%,入戶32037個,入戶率達82%。

  管護不打折

  雖然張家川供水條件並不好,但飲水安全工程的水質和管護一點都沒打折扣。

  張家川縣6處集中供水工程都安裝了一體化水處理設備。水務局對水源水、凈化水、戶用水、末梢水,每兩三天都要取樣檢測化驗一次。縣農村供水檢測中心主任糟明明説,從通水到現在,國家規定的21項檢測項目,沒有一項超標。

  在東峽水庫管理所監控室裏,水庫各個角度實時畫面同步呈現在監控螢幕上。管理員趙筠垚輕敲鍵盤,水庫水位、出水流量等數據立即展示在眼前。甘肅省飲水辦主任高偉説,張家川縣建成了集水情監測、視頻監控、調度控制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飲水安全資訊化管理中心。在水源周邊、取水口、水處理車間、水廠、高位水池等重點防控區,都安裝了攝像頭,24小時實時監控;利用液位傳感、電動閥控制等技術,對機電設備操作進行遠端自動控制和調度。

  黃土高坡地形複雜,供水受自然因素干擾大,故障易發、多發。為此,張家川縣在張川、龍山建立了兩個中心倉庫,儲備各類型號的管材和維修配件,配備專用車輛、發電機和維修工具。各管理所對管理人員劃片包乾,責任到人。目前,每個管理人員平均負責8至10個村1400戶的到府維修收費服務。農戶家水管出現故障,半天內保證修好。村級管網出現故障,一天內保證修好。主幹管網發生故障,兩天內保證修好。管理人員電話24小時開機,群眾隨叫隨到,到府維修,配件只收成本,免費提供服務。

  劉長江説,張家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以來,從未出現過大面積、長時間停水和斷水。

  水費繳得快

  在不少地方,拖欠水費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在張家川,農村水費收繳卻出奇順利。

  在張家川縣水務局龍山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所,記者遇上正來繳水費的樹坡村農民馬有雄。他説,村裏通上了自來水,每年每戶交水費117元,供水30噸。如果不夠用,來水管所續費就行。現在用水和城裏一樣方便、便宜。

  用水方便,水質良好,服務週到,水價便宜,農民交水費的自覺性非常高。連續兩年,張家川水費回收率超過95%,水費收入超過180萬元。龍山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所所長馬志明説,水費回收有保障,管理人員收入也有了保障。

  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啟動以來,全國累計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萬多處、分散供水工程130多萬處,解決了4.1億農村居民、32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3年的7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