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功夫在平時 遇旱心不慌

  • 發佈時間:2014-09-05 05:21: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三星村村民張春海清楚記得5月初的那場雨,滴滴答答的雨珠匯成線,流進剛剛播種完的玉米地,也淌進他的心裏。張春海盤算:照這樣,今年就省心了,玉米收成肯定不錯。農民們盼著風調雨順,可旱情偏不期而至。“6月11日之後的3個月裏,我們這裡沒下過一場像樣的雨。”張春海説。

  國家防總統計,6月下旬開始,特別是進入8月後,由於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旱情開始在包括通遼在內的東北地區蔓延。

  旱情的發展時間恰好是秋糧産量形成的關鍵階段。旱情會影響東北“大糧倉”這些地區的收成嗎?

  設施建設要夯實

  通遼市有2000多萬畝耕地,糧食産量佔內蒙古的四分之一,是我國23個百億斤糧食地級市之一。再過一個月,通遼的玉米將進入收穫期。

  “這段時間降雨確實少,但對我們來説,無非是多澆兩遍地的事。”通遼市科爾沁區豐田鎮遼陽村農民孫立新説。遼陽村的3400畝耕地有充足的灌溉設施,其中的1000多畝地今年還用上了膜下滴灌。“在井房一刷卡,水直接順著滴灌帶進入玉米根部。”孫立新説,“水澆得及時,預計産量不會受多少影響。”

  “大旱之年能保證總體豐收,離不開多年來我們堅持建設農田水利基本設施。”通遼市水務局副局長李建國説。他回憶,通遼市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入2000年後開始加速,特別是2011年以來,膜下滴灌、高標準低壓管灌等節水灌溉設施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通遼地下水灌溉面積達1000多萬畝,能保證100億斤糧食的基本産量。”

  當然,大旱並非完全沒有影響。在通遼缺少水源的山丘地區,旱情造成了370萬畝耕地成災。“好在今年我們新建了166萬畝節水高産高效糧食功能區。功能區每畝地能增産300斤到700斤,可以彌補有些地區因旱災造成的減産。算總賬,糧食豐收應該不成問題。”李建國説。

  “抗旱靠的是平時積累。農田水利建設到位了,即使遇到天旱,照樣能豐收。”開魯縣副縣長王洪江説。

  農業節水需堅持

  久旱的通遼盼著一場透雨。但是,大雨能緩解一時的旱情,改變不了長期缺水的事實。“上世紀80年代,通遼的大小水庫裏都是水。”李建國説,記不清從幾時起水資源變得越來越緊張。

  一項統計顯示,通遼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不到1200立方米,是全國110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節水勢在必行。一項統計顯示,2012年,通遼農業用水量23.70億立方米,佔總用水量的83%。農業是用水第一大戶,農業節水必須先行。

  通遼的情況並非個例。2012年,水利部等多部門聯合啟動實施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項目,計劃2012年到2015年投資380億元,在東北四省區建設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3800萬畝,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和農業灌溉用水系數。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完成451萬畝建設任務。

  通遼市庫倫旗小南京洼村地處山丘區,過去基本靠天吃飯,好的年景每畝地也就500斤玉米的收成。2012年,通遼市水務局率先在這裡實施膜下滴灌項目。“一開始,老百姓不相信靠一根細管滴水就能把地澆透。”小南京洼村黨支部書記楊景祥回憶,現在,實踐打消大家的疑慮。“膜下滴灌一畝地一次只要15立方水,省水。卡一刷,水肥一起灌到玉米根部,7個人8天時間就能澆完5000畝地,省肥、省工。”

  楊景祥所説的優點,張春海同樣感受到了。只不過他所在的三星村地處平原地帶,先天條件優於小南京洼村。“以前,一畝地能收1600斤到1700斤玉米,現在用水、用電、用肥、用工都明顯減少,每畝地增産300多斤。”但張春海心裏也有小算盤,使用膜下滴灌,每畝地每年需要投入200元左右用於更換地膜和滴灌帶,“200元投入換300元收入,投入有點高。”

  後續投入待破題

  張春海的顧慮正是李建國擔心的地方。“國家實施節水增糧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井房、主管道等屬於一次投入,可長期使用,但地膜、滴灌帶等卻需要年年更新,長期投入。”

  使用膜下滴灌的節水賬清清楚楚:採用傳統方式灌溉一畝地需要300立方水,膜下滴灌只需要120立方水。但農民還要算經濟賬,每畝地每年200元的投入能帶來多少收益?

  “如果像張春海家一樣産糧基數原本就比較高,或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民的投入積極性會打折扣,”李建國説,跟著打折扣的就是節水的效果。

  據了解,對膜下滴灌後續投入不足的擔心普遍存在。李建國説,他不止一次和各地的同行討論解決辦法。“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制定穩定的節水灌溉投入機制,出臺鼓勵節水的優惠政策和補償政策,調動農民的節水積極性。同時,我們也希望運用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約束粗放的農業用水行為。”

  長效機制還有待研究,現實的辦法已在實踐中。今年,一家生産地膜及滴灌帶的企業在通遼投産,公司負責人向巨東説,他們將對用過的地膜及滴灌帶進行以舊換新,一方面降低公司的原料成本,另一方面減少農民的投入。

  王洪江正在嘗試換一個角度解決問題。“我們在王家店村開闢了試驗田,在科研部門的指導下試種不覆膜滴灌的玉米,如果各方面數據令人滿意,今後會考慮推廣,減少對地膜的投入。”在試驗田裏,記者見到了以不同品種、不同密度、不同肥料種植的玉米。“我們要找到最適合開魯的種植方法,從多個角度提高單産,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種田的投入産出比。”王洪江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