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直達號”能否直達網際網路商業核心?

  • 發佈時間:2014-09-04 07:37:17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百度昨高調推出“直達號”,欲與騰訊阿裏搶食O2O市場

  “直達號”能否直達網際網路商業核心?

  □本報記者 莊鄭悅

  昨日,在百度2014世界大會上,百度宣佈推出“直達號”,為傳統服務行業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提供解決方案,在業內引起高度關注。

  事實上,在最近一輪的移動網際網路“圈地運動”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三家平臺級企業採用了同樣的一種思路:用微信、支付寶錢包、移動搜索框這三種超級入口為基礎,推出不同的公眾號、服務號、直達號拉攏商家進駐。

  百度有意搶佔萬億O2O服務市場

  記者體驗後發現,事實上,百度這次推出的“直達號”和微信的公眾號、支付寶錢包的“服務號”類似,可以看作一個為商家優化的高級版“輕應用”。

  據悉,“直達號”集搜索、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微信公眾賬號、點評、支付功能于一身。“直達號”將允許用戶隨時隨地迅速“到達”所需的商家服務,方式可以是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圖像搜索等。最重要的是,商戶可以在3分鐘之內開通“直達號”,用戶還可以像在天貓上買東西一樣在“直達號”上訂餐、買電影票、買保險等。並且,商戶可以利用“直達號”查詢用戶情況、精準推送資訊、查詢用戶訂單及評價情況。以當天的發佈情況來看,業內猜測,百度欲將“直達號”打造成為一款對於商戶來説是易開通、易到達、高轉化和強留存的應用。

  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拿“海底撈火鍋”舉例,通過精準匹配百度平臺十萬量級的客戶需求以及@海底撈直達服務、百度地圖、智慧推薦等方式,“直達號”每日可為海底撈帶來約1500個新增訂單。

  記者在手機百度APP的的移動搜索框中輸入“@海底撈”,就直接進入到海底撈商家的“直達號”裏。進入後,你會發現幾個通過色塊呈現的功能模組,比如訂餐、功能表、外賣等;而下方一欄則是“諮詢”、“評價”、“分享”和“更多”四個擴展功能。在諮詢一欄中,你可以與客服線上溝通,在評價中可以點評商家,在分享中則可以把直達號直接分享到各個社交網路上。

  同時,“直達號開放平臺”也于昨日同步上線,初期將採取邀請制,商家可以通過到該平臺申請首批10000個邀請碼。據記者了解,“直達號”開放平臺將於年內全面開放申請。

  “直達號”欲解決商戶痛點

  對於“直達號”的發佈,業內難免將商戶“直達號”與公眾賬號、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與公眾平臺、消息推送與微信群發、百度錢包與微信支付之間進行對應比較。

  “‘直達號’橫看豎看都是衝著微信去的。”在業內人士看來,昨天的“世界大會”,百度也算是正式向它的競爭對手宣戰了。

  值得關注的是,李彥宏現場“喊話”,對微信公眾號為商家所提供的服務功能表示質疑。

  他認為,微信公眾號具有兩個缺點,一個是個性化服務受限,他指的是微信開放平臺後臺的限制;另一個是效率低。他提到,如果商家不具備自己開發公眾號後臺的能力,需要找第三方服務商(ISV)來搭建,那麼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

  同時,李彥宏舉例説,某家品牌汽車的經銷商公眾號,訂閱者的數量為5000(這些都是對於4S店非常有價值的老客戶),但通過公眾號預約服務的卻只有不到5%,轉化到服務的轉化率為0。

  對此,有網友對李彥宏的觀點表示支援。網友“林子”評論:“公眾賬號基於二維碼的發現機制讓商家獲取新用戶十分困難。微信刻意打擊行銷,公眾賬號更多是興趣關注而不是顯性需求。再加上微信認證的重重壁壘,以及微信行銷的氾濫,都成為微信發展的阻力。”但也有人極力為微信“正名”:“其實,微信一直需要兼顧用戶體驗和掌握社交核心數據的發展思路,平衡兩者確實很難。”

  “直達號”能否“彎道超車”?

  既然“直達號”與微信的公眾號、支付寶錢包的服務號功能類似,騰訊、阿裏也有強大的流量和整合資源的能力,那麼,百度“直達號”會成功嗎?

  記者了解到,目前微信商家公眾號的大多數消費者傾向於使用餐廳、信用卡等應用場景的公眾號。“選擇餐廳一般都是因為掃一掃可以打折,但向服務員出示完也就取消了;信用卡公眾號是因為小額消費短信沒有提醒,公眾號則可以實現這個功能。”消費者小沈對記者這樣解釋。

  而另一位競爭對手阿裏支付寶錢包的服務號,雖此前曾與7-11、海王星辰等連鎖企業進行了“樣板式”合作,但消費者似乎並不太買賬。

  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消費者,用支付寶服務號的用戶大多數傾向於使用“中國移動”、“電力局”等生活號。有消費者坦言,“用支付寶定期繳費挺方便,別的功能平時使用度並不高。”

  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阿裏的支付寶錢包是基於“支付”的,在支付界阿裏算是“巨頭”,但還要讓它繼續形成驅動效應,完成商家服務號的相關功能,目前來看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有業內人士坦言,“百度大數據並不擅長支援O2O,也很難在短期內建立好CRM體系”。也有人對“直達號”表現過度樂觀,“百度本身就極具行銷基因且沒有社交的牽制,因此可以放心大膽做行銷。加上大數據、LBS以及需求入口這些優勢,很可能會後來居上壓過微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