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動力嫁接全球

  • 發佈時間:2014-08-15 02:12:09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星集團2013年以7.25億美元收購“紐約市地標建築”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作為紐約地標的新主人,現年47歲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成為了中國民營企業家首個蹚路者。這位自言“靠泡飯和霉幹菜讀完高中”、後考取復旦大學哲學系的企業家,帶領復星進入醫藥健康、保險、房地産、鋼鐵、礦業、零售、服務和其他投資等領域。郭廣昌稱,這個專注“中國動力”的投資集團已提前向巴菲特模式轉型。

  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

  □復星大事記

  ■1992年

  廣信科技成立,復星起航

  ■1994年

  復星醫藥成立,進入第一片藍海

  ■1998年

  復地成立,復星醫藥上海上市,第一次試水資本市場

  ■2002年

  投資豫園商城,佈局商業

  ■2004年

  投資招金,復地赴港上市

  ■2007年

  復星國際香港上市,成長路上的里程碑

  ■2009年

  簽約籌建上海世博會中國民企聯合館

  ■2010年

  投資ClubMed,復星全球化元年

  ■2011年

  攜手保德信、FolliFollie,將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

  ■2012年

  復星20年,復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成功開業

  ■2013年

  復興收購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

  ■2014年

  成功收購葡萄牙CSS旗下三家保險公司Fidelidade、Multicare和Cares。

  □企業歷程

  三無團隊起步很艱辛

  2011年上海世博會上,由郭廣昌發起的民企聯合館活動日上,郭廣昌曾出人意料地光著腳丫走上“高潮秀”的舞臺,“這是我第一次光著腳走上舞臺,由此我想到自己當時創業多麼艱辛”。

  1992年,郭廣昌和同樣在復旦大學工作的梁信軍決定下海創業,新公司取自二人的名字:“廣信科技諮詢公司”,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間裏誕生的這家調查公司就是復星最早的雛形,當時公司最值錢的家當是一台386電腦。為了跑業務,郭廣昌經常騎著一輛28式大橫樑自行車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當年,算是‘三無’型的創業團隊:一無資金、二沒經驗,也沒有讀過MBA,完全是摸索著一步步走過來的,做了很多想做的事,能做什麼就做什麼,”郭廣昌説,“但是我們逐漸尋找到了一些市場機會,比如1990年代初期,中國醫藥分銷體系改革,政府允許民間資本參與藥品分銷,復星醫藥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比較早地進入了生物制藥領域,復星醫藥在1998年成功上市。1993年,我們以代理商品房銷售起步,進入到房地産行業。後來我們也把握一些其他機會,比如在黃金只有400美元一盎司的時候,我們投資黃金,後來400美元的黃金超越1000美元。”

  頻頻嫁接海內外資源

  提到復星集團,普通老百姓或許知曉不多,但是提到分眾傳媒、聯華超市、豫園等,幾乎是家喻戶曉,而這些企業背後,都有復星投資的身影。

  當年的小小調查公司如今的規模可以通過復星國際剛剛在香港發佈的年報可見一斑: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0.74億元,凈利潤增長近50%達到55.2億元。

  復星集團也從一家多元化的産業集團向投資集團轉型,”企業發展到今天,下一步我們的關注點在哪,復星該往哪去?”這個問題曾一直縈繞在郭廣昌心頭:“從投資的角度來説,一定要跟‘中國動力’緊緊關聯,因為我們最懂中國市場;另一方面的思考,復星近年開始強化國際化。而我所理解的國際化,絕對不是説到國外去收購一個企業、成為它的大股東,也不是説一定要把自己的産品賣到海外去,”郭廣昌説,“作為一個投資型的公司,我們選擇了一條路,不以控股為目的,希望跟全球最好的企業、最好的資源進行合作,把‘中國動力’很好地嫁接、關聯起來。”

  提前接近巴菲特模式

  一直以來,郭廣昌就表示,希望復星能向巴菲特模式轉型——既堅持價值投資,又能獲得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目前全世界的投資機構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資産管理類,其次是多元化公司類,第三類是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一樣的模式,即以保險為核心的投資公司。後者正是復星學習的對象。

  根據復星國際的年報,去年保險板塊的利潤貢獻達到5.23億,超預期大幅增長。此前復星保險板塊下已有永安財險、復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三家公司;

  加上今年收購的復星葡萄牙保險80%的股權,整個復星保險板塊的可投資資産將擴大到1144億元人民幣。收購交易後,保險板塊佔復星集團總資産的比例由此前的3%達到39%。

  在復星看來,巴菲特整個投資資産的70%來自其保險業務,從復星目前的比例來看,是最接近巴菲特模式的公司之一。郭廣昌説:“巴菲特資産比我們大很多,項目也不少,但所有的決策都是巴菲特親自參加,我們年齡比他小40歲,要跟他對標,每天鍛鍊身體,跟他保持一樣的頻率。”

  □人物側記

  到哪投資都不抱怨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工作者,郭廣昌深深感到改革開放30年,他們是受益最多的人。

  也正因如此,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郭廣昌與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學者、企業家就商業環境、企業治理等話題展開對話時曾有一段有意思的表白。對於一些外國投資者有到中國投資會遭遇行政審批攔路虎的擔心時,郭廣昌當場表示:“這些發生在中國的問題恰恰是他們教我們的,比如醫藥的回扣,是西方企業教我們的,我覺得不要把西方説得那麼純凈,不要把中國説得那麼差。”

  郭廣昌認為,自己到哪投資從來都不抱怨,到哪就應適應哪的規則。幾年前,郭廣昌到日本去,就聽到日本很抱怨中國的投資環境怎麼怎麼樣,説讓自己賺不到錢。郭廣昌就問日本企業家:“你到美國賺不到錢的話,你肯定不會説美國環境不好,而是説自己本事不夠,到中國賺不到錢就説中國環境不好。”

  當然,郭廣昌也坦承,中國經濟改革的過程中,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西方擔心的影子銀行、政府負債等影響,或者現在老齡化已經出現等等,而且尤其令人擔心的是製造業面臨著極大的困難。但是在所有這些問題裏,郭廣昌認為,“應看到我們最有利的因素,我們有城鎮化,我們的企業家很勤奮,我們的老百姓很努力”!

  “我們社會改革開放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要永遠做一個建設者,添磚加瓦共同把我們的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建設好,”郭廣昌向記者表示,“當然,我和復星也都非常看好中國下一個30年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的發展。”

  京華十問

  京華時報:1984年,你在哪兒?在做些什麼?

  郭廣昌:1984年是高三,雖然家裏條件很不容易,但還是非常支援一定要讓我考上大學。

  京華時報:如果可以穿越時空,你遇見1984年的自己,最想對他説什麼?

  郭廣昌:堅持自己的選擇。

  京華時報:過去30年中,你最想改變的事情或決定是什麼?

  郭廣昌:説起來肯定很多,但既然做了決定就是要承擔它的後果,我們做的就是不斷地復盤去發現問題,提升自我。

  京華時報:你在過去30年中做過的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什麼?

  郭廣昌:我想是對我的家庭,通過努力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這也是我創業的初衷。

  京華時報:你最欣賞的中國現代企業家是誰?為什麼?

  郭廣昌:我覺得很多中國的企業家都非常優秀,比如説現在這個階段馬雲、馬化騰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做得都很好,很成功。

  京華時報:你最希望自己具備的能力或品質是什麼?

  郭廣昌:一個投資集團不僅是要智力,更重要的是心力,所以對我來説對心力的修煉最重要。

  京華時報:企業走到現在,你給自己打多少分?

  郭廣昌:在創業的路上多少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提升我們的能力、幫助企業來發展。

  京華時報:你的個人財富有多少?

  郭廣昌:我沒有算過,這個數據也不是那麼重要吧。

  京華時報:衡量一個企業家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麼?

  郭廣昌:企業成功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要有社會責任感,對員工的責任、對企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

  京華時報:如果重新創業,你現在會選擇什麼領域或項目?

  郭廣昌:復星正在創業過程中,我覺得投資充滿了樂趣,這就是我的生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