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濟寧模式”不再依賴“金飯碗”

  • 發佈時間:2014-08-06 04:35:08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譽耀 呂光社

  見習記者 王浩奇

  本報通訊員 羅文潔 唐 岩

  8月2日和3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濟寧市人民政府、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聯合承辦的“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高層研討會召開。

  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科技部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資源型城市代表齊聚濟寧,總結了濟寧等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取得的成績,研究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研討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並對濟寧市的轉型發展建言獻策。

  拋開“煤炭情結”

  運河兩岸平原下的優質煤層,是濟寧的寶藏。作為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14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該區域煤炭保有儲量120億噸、經濟可採儲量24億噸,在全省乃至全國能源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

  由於煤電行業實現的利稅、利潤高,導致濟寧的産業結構過度倚重煤炭資源,並帶來能耗高、經濟抗風險能力差等諸多問題,同時也面臨著資源日漸衰竭、土地塌陷、農民失地、生態破壞嚴重等一系列問題。最直觀的例子就在眼前:濟寧市現在沉陷區已經達到了63萬畝,積水面積達到10多萬畝。

  與會專家指出,國內外的經驗表明,一旦財政和就業依賴的産業萎縮,經濟勢必大幅下行。“今年一季度,資源大省黑龍江,地區生産總值名列全國最後一位,黑龍江省14個地區中,有5個地區的生産總值出現負增長,這5個城市,全部是資源型城市。”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副司長彭會軍強調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現在全國60多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日子都非常不好過。”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副巡視員彭紹宗認為,如果在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成熟階段主動轉型則可以比較平穩、以較小的代價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早謀劃、早轉型,可以爭取更大的主動權和發展空間,比如説還處於成長期的鄂爾多斯市,根據資源型城市所處的階段,分類選擇接續替代産業,確立了産業鏈的延伸模式。

  “由於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資源型城市都會經歷建設繁榮衰退轉型振興和消亡的過程。”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劉新成表示,作為資源成熟型城市,濟寧未雨綢繆,不再一味捧著“金飯碗”,不等資源枯竭後“被動轉型、生存轉型”,而是在資源鼎盛期的“主動轉型、發展轉型”,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成功地培育了新的支柱産業。

  彭紹宗認為,雖然國家和省級層面對資源枯竭型城市出臺了扶持力度較大的優惠政策,但對眾多資源成熟型地市的研究和政策支援還很不夠,還需要積極的探索,濟寧有必要在高效開發利用資源,延長産業鏈,培育資源深加工龍頭企業和産業集群的同時,培育壯大若干支柱型的接續替代産業,構建多元化的産業體系。

  轉型升級要靠科技創新

  “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從根本上來説要靠科學技術,採用現代最先進的技術,從我國資源的實際出發,自主創新,這才是出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認為,德國魯爾區應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原來開採煤炭,污染很嚴重,後來培育以電子和生物工程為主的兩大新興産業。為了使原來的礦工在新興産業就業,政府出錢進行職工的技能培訓,並建立實驗室,讓新技術來孵化,産業化、工程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一個傳統的煤鐵城市轉變成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産業。

  濟寧在科技創新促轉型方面已經嘗到了甜頭,如意集團便是鮮活的例子。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梅永紅介紹,作為典型的傳統行業企業,如意集團在全國紡織行業滿目凋敝的形勢下一枝獨秀,營業收入以每年百億元的速度增長,主要得益於自主創新。該集團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原創技術“高效短流程嵌入式複合紡紗技術”,獲得了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紡紗技術領域獲得的最高獎項。這項技術解決了世界紡織業100多年來在長度、細度、原料來源上存在的3大難題,並分別打破了毛紡紗支數和棉紡紗支數的世界紀錄,成為阿瑪尼、傑尼亞等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布料供應商。

  去年7月,投資20億美元的惠普人力資源及産業基地項目正式落戶濟寧,今年7月29日,濟寧高新區再與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美國甲骨文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濟寧建設甲骨文(山東)OAEC人才産業基地項目。在惠普項目的輻射帶動下,濟寧又與阿里巴巴、大唐電信、騰訊等20多家IT企業也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今年6月25日,中興(山東)智慧城市産業園項目正式落戶濟寧,5年內將為濟寧市孵化100家新興企業。

  近5年,在煤炭産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濟寧市經濟總量翻了一番,格局出現“三個重大變化”:先進製造業超過煤電産業佔據主導地位、佔工業的比重達到58%,煤炭佔比下調到31%;高新技術産業超過工業增速、佔工業的比重達到24%;服務業超過GDP增速、佔GDP的比重達到37%,上升為支柱産業。

  選好替代産業很重要

  “濟寧要考慮轉型後選擇哪一個非煤産業作為主導産業,突出重點,而不是齊頭並進。”鄭新立建議,濟寧轉型後可結合現有基礎條件,走出自己新的“濟寧模式”,著重發展煤炭、先進製造業、文化、旅遊四大産業。

  “煤炭産業當然得採用先進技術,濟寧目前擁有的煤炭經濟可採儲量還剩24億噸,應避免將剩下的煤炭直接燒掉,否則太可惜了。”鄭新立説,可以考慮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最近國內已經有了這種技術,他介紹,曹妃甸剛上了1千萬噸的生産線,在適當溫度下將大分子煤炭分解成石油和天然氣小分子,1億噸電煤中能提取1000多萬噸的石油,本來300多塊錢每噸的煤炭,可以分解出600塊錢的石油和300塊錢的天然氣,分解剩下的再送去發電,才算提質增效。

  “在先進製造業方面,可以挑一兩家企業重點扶持,單純追求多而全,並不是優勢。”

  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認為,轉型後,選對重點,集中精力才更容易做大、做強,“現如今以企業為主的大眾創新時代已經來臨”。

  “孔孟之鄉、運河之都”,像濟寧這樣擁有如此文化優勢和文化底蘊的城市在全國並不多見,有文化,卻沒有發展成強大的文化産業,不免可惜。鄭新立建議,可以把老祖宗的傳統文化放在現代傳播工具和傳播媒介中,讓老人小孩都喜聞樂見。在打好文化牌的同時,濟寧還應該進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將850萬人口中的70%吸引到市區和縣城居住就好了。”鄭新立説,濟寧目前還急需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提高濟寧的知名度和對全市經濟的輻射能力。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對此贊同,他説要把濟寧在文化方面的名片高舉起來,濟寧要以“一市五區”作為都市區,靠文化和新興産業立市。

  “濟寧是中國旅遊城市,文化旅遊獨具特色,東有三孔,西有水泊梁山,北有佛都汶上,南有微山湖,中有運河之都。”鄭新立説,找個懂旅遊的高人來策劃,很有必要。

  不單如此,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也是資源型城市經濟成功轉型的關鍵點之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顧問、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原副主任宋曉梧認為,政府應主動出面解決資源開採的歷史欠賬,不是推給企業。而在具體的項目上,政府不必過問太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他山之石

  棗莊:旅遊帶動城市轉型

  棗莊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也見證了煤炭枯竭的城市。2009年,棗莊被國家確定為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試點城市。近年來,棗莊以臺兒莊古城等為切入點,在旅遊等服務業方面做足了文章。

  棗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邵軍介紹,棗莊市近年來著力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戰略,解決了人往哪去的問題。臺兒莊古城建成了國家首個國家煤礦遺産公園,首個國家非物質遺産公園,被評為5A級景區。如今臺兒莊古城凈資産超過150億元,古城促進了服務業的提檔升級,棗莊也創建了省級鄉村旅遊的示範市,旅遊綜合收入110億元。

  與此同時,棗莊依託産業交通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專業市場特色服務業,形成了全國全省影響力較大的市場。全市物流企業378家,交易額過億的35家。單産固定資産額,投資平均總數超過了30%,居全省第一位。

  此外,棗莊以煤炭精細加工為突破口進行工業轉型,以城市轉型、産業轉型為基礎,以發展替代産業作為方向,實施産業招商、定點招商,通過創新價格聯動的機制,先後引進了新奧,南韓SK,聯想三個投資過百億元的項目,使煤化工,精細化工的産品,從一枝獨秀變成百花齊放。

  鶴壁:統籌新老區發展

  鶴壁市位於河南省的北部,1957年因煤建市,煤田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經過幾十年的大規模開採,鶴壁面臨著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結構調整等一系列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鶴壁市堅持統籌新老區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推進資源型城市改造升級的路子。為破解鶴山區、山城區兩個資源型老城區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困難,2009年,鶴壁市委市政府實施了統籌老區發展戰略,成立了老城區統籌發展領導小組,先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老城區改造建設的意見。

  據鶴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于燕介紹,近年來,鶴壁市積極籌措資金,為基礎設施改造、道路建設、棚戶區改造注入資金約65億元。新建改建道路近40條,棚戶區改造惠及5.8萬戶、23萬人。老城區每人平均居住面積由不足10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新增綠地,林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大部分區域實現集中供水、供電、供暖等。

  鶴壁市還吸引房地産、工業、商業等一大批企業致力於老城區改造。經過6年的改造提升,老城區城市面貌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生活水準持續提高,經濟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

  (□王浩奇 張譽耀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