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董明珠的“十不爽”:因言辭激烈被評口碑差
- 發佈時間:2015-09-23 14:46: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資料圖
把企業做得像格力那麼好,把職務做到董明珠那麼高,在中國企業界,恐怕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了。這正是董明珠炮轟別人,抬高自己的資本所在。但跳出産業圈,對董明珠頗有微詞的大有人在,且不説入不了董明珠法眼的草根網友,那些掌握了一定話語權的網路達人和意見領袖,對董明珠自認“老子天下第一”的倨傲褒貶不一。
前兩天某知名自媒體人士發表了一篇博文《董明珠並不好笑》,探討的是董明珠堅持把自己的光輝形象作為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一事。坊間認為董明珠這種作法沒有尊重消費者意見,認為手機開機畫面應該是讓用戶第一眼看到美好畫面,從而建立起對産品的信心。而董明珠認為以自己的照片為開機畫面,不是為了節省廣告費,而是出於對消費者的尊重——董明珠意見與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意見背道而馳,究竟孰對孰錯?
9月21日,又有資深人士發表了一篇標題為《細數這些年董明珠的十不爽》,激發網友和業界新的興奮點,這種總結式回顧把話題女王董明珠再度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業內認為,這“十不爽”精闢到位。
當然,董明珠很聰明,這些年,董明珠的每次炮轟,都打著“為消費者著想,尊重消費者”的旗號。但初衷是美好的,結局是殘酷的,大膽説了之後,往往虎頭蛇尾,結局並不令她滿意。究竟是自己説大了,還是領導力有問題,抑或執行隊伍能力問題?
時間是最公平的,童叟無欺。就是時間的驗證讓董明珠很不爽。或許早知如此,當初董明珠可能就不會那麼説了。讓大家更為關心的,或許不是董明珠下一個話題是什麼,而是董明珠説了那麼多,很多都無法做到,那以後動嘴前,是不是該動動腦筋,以至於不留下太多笑料和把柄。
不爽一:與雷軍對賭,黯然離場
2013年年底,在中央電視臺“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董明珠與小米雷軍打賭,比拼五年後格力與小米營收業績高下。雷軍稱如果小米贏了,董明珠賠他一元錢。董明珠回應稱,要賭就賭十個億。這話一齣,語驚天下。足見當時董明珠對“格力百分百會贏”的信心,對小米商業模式的輕薄。
但市場並沒以董明珠意志為轉移,這兩年小米的發展風生水起,站在了風口上,一切超過了董明珠的掌控範圍。事實不得不讓董明珠服軟,面對公眾和媒體的追問,她口風一改再改,從初期的吃定雷軍,到中期口風漸軟,到最後“雷軍沒資格跟我賭”的所謂“反口違約”,終結了這“世紀之賭”,讓輿論譁然,聽眾大跌眼鏡。
不爽二:代言人被志高挖走
國際巨星成龍曾經是格力形象代言人,為格力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場作出了巨大貢獻。但2013年董明珠為節省廣告費,親自披掛上陣,為格力空調賣力吆喝。
然而,2014年12月23日,一向被董明珠詬病的志高空調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請成龍代言,向高端空調進軍,做高端空調引領者。消息出來,董明珠義憤填膺,認為大哥被挖,就好比被人在心窩上扎上一刀,她公開稱志高請成龍代言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但事實並沒有像她希望的那樣發展,志高挖走成龍後迅速向品牌高端轉型,效果立竿見影。
不爽三:與健林哥哥“沒那麼好”
一則曾經出現在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請大家暗中吃驚:中國首富王健林與董明珠搭檔,一起做了格力空調代言人。能請動王健林出山,大傢俬下都以為,王健林與董明珠應該是英雄相惜,私交甚篤。但董明珠有些翻臉不認人地稱,自己與王健林的私交關係“沒那麼好”,甚至“雙方連朋友都不是”。
董明珠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曾經斬釘截鐵地表示與王健林沒有私交。“我跟他僅僅是在幾個場合,一些論壇會議見過面,私人間我們沒有進行過什麼會談,幾乎沒有。當時我們(格力)做了‘不用電費’的空調,他(萬達[微網志])是用電大戶,就想找他(做代言)。一個電話,就這麼簡單。”可以一起拍廣告,但又沒有私交,董明珠這種説法讓人有點兒匪夷所思,其中發生了什麼,耐人尋味,引人聯想。
不爽四:“清場令”結局大反轉
只有敵人,沒有朋友。這種作派在同行競爭中被董明珠演繹得登峰造極。
2014年國慶節,格力突然發起降價行動,隨後開展大規模的以舊換新,揚言要把雜牌機、劣質産品全部消滅,把美的、志高、海爾、奧克斯、TCL[微網志]罵了個遍。話題一齣,其他同行同仇敵愾,空前團結起來,與蘇寧一起,發動了“6+1”破格行動,讓格力陷身十面埋伏,腹背受敵。
不爽五:手機業務不被看好
人手一部的手機,市場前景遠非空調能比。這讓董明珠對手機行業從不屑到覬覦。
在與雷軍打賭後不久,董明珠放出話來,説格力如果做手機滅小米那是“分分鐘”的事。2014年董明珠放出話來,稱格力要生産一款“可以用3年”的手機。但格力手機推出後,市場反響並不熱烈。目前只賣了屈屈幾萬部,與董明珠宣稱年內要銷售5000萬部(也曾改口稱要銷售一億部)的宏偉目標相距十萬八千里。眼見年底越來越近,今年要實現銷售5000萬部的目標的可能性是越來越渺茫了。格力手機不爭氣成為董明珠的一塊心病。
不爽六:年增200億元或癡人説夢
不管是飽受詬病的價格清場運動,還是口出狂言的大賣特賣手機,董明珠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高調言行,或者説種種異常,一切緣于那惱人的“年增200億元”。
2013年董明珠給格力定下目標,準備利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格力,到2018年實現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但現在看來,每年都是踩線完成,剛剛及格,十分勉強。2014年格力總營收正好突破1400億元,其時業界有人指出,“格力2015年的200億元增長,已經成為懸在董明珠頭頂上的一把劍”。沒想到一語成讖,在今年8月31日 格力電器發佈的2015年半年報顯示,格力僅實現營業收入501.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達13.4%,由此看來,格力今年要完成2015年1600億元的既定目標任務無異於癡人説夢。
不爽七:與蘇寧割袍斷義
與傳統賣場關係緊張,一直是困擾格力的老大難問題。
早在2004年,為爭奪話語權,董明珠與當時家電渠道霸主國美徹底決裂,從此格力全面撤出國美賣場,自建渠道。沒想到歷史是如此驚人的相似,2013年董明珠再與今天的傳統家電渠道霸主蘇寧因為促銷價與進場費問題割袍斷義,格力全面撤出蘇寧賣場。坊間傳説董明珠與蘇寧掌門張近東在電話裏互不相讓,火爆對罵達40分鐘之久。生意場上,以和為貴,和氣生財,董明珠這種逞個人意氣之勇,一時快活,自己快活,卻讓企業蒙受巨大損失。格力今年銷量大幅縮水,與退出蘇寧不無關係。這枚苦果,董明珠恐怕只有自己吞咽。
不爽八:對手與對手聯手
十億元賭約讓雷軍與董明珠之間的“不睦”根深蒂固,眾所週知;而格力與競爭對手美的之間的宿怨可謂由來已久,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但在2014年年底,這兩家格力的宿敵居然一拍即合,強強聯合,攜手進軍智慧家居領域。
兩大敵人的聯手,讓董明珠出離憤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脫口而出,稱美的和小米聯手是“兩個騙子在一起,組成小偷集團”。這個定義引發軒然大波,成為“董氏語錄標桿”。
不爽九:人才被挖卻不反思
除了代言人被志高挖走,要説讓董明珠不爽的事兒,還有從核心技術管理銷售人才到核心品牌代言人,都棄“明”而去,跳到了競爭對手那裏。
據統計,今年已有600多名技術人員從格力跳槽到美的、志高等企業,這也讓美的和志高常被董明珠炮轟的一個理由。
董明珠甚至一度自爆猛料説“敢挖格力員工?分分鐘派人打你”,並稱“志高用的人,都是格力不要的人”“去年曾經有一家國內知名家電企業的領導,帶一個班子到珠海駐紮來挖我們的人。知道這件事後,我們派人去將對方打了一頓。”
打人不是阻止人才流向其他企業的手段,如果人才規模流出,不能光對同行挖人表達不滿,而應好好反省自己或者企業是否出了問題。
不爽十:因言辭激烈被評口碑差
雖然在國內空調市場格局上,格力尚處一哥地位。但根據一份國內空調品牌口碑調研顯示,今年以來由於董明珠炮聲不斷,在攻擊對手的同時,也傷了自身,給自己品牌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被評口碑最差。此消彼長的是,志高等競爭對手的口碑卻節節攀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盤亙在董明珠心裏的這麼多鬱結,歸根到底都是禍從口出,都是因為其霸道話語所致。不可否認,董明珠的強勢管理作風,在格力發展壯大初期,給企業注入了強大動力。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今天,這種口無遮攔的強勢卻成為企業口碑的致命傷,是企業各種危機爆發的導火線。儘管目前美的、志高、海爾與格力有差距,但差距已經在逐漸縮小,且在某個時間斷,這種僵局已經出現了打破的局面。
面對空調行業這種深度調整和轉型,董明珠應該找到比放炮更有效的手段來適應,否則,炮聲越多,不爽之事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