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專家解讀進出口數據:仍有紅利可挖掘

  • 發佈時間:2015-09-09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9月8日,海關總署公佈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進、出口“雙降”,出口降幅有所收窄。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中國面臨嚴峻的外貿形勢,政策邊際效應遞減,但仍有空間紅利亟待挖掘。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7%。8月出口同比-5.5%,進口同比-13.8%。對於“雙降”原因,白明認為主要有兩點,從需求來看,目前世界經濟處於低潮期,一方面歐洲經濟陷入歐債危機不能自拔,而烏克蘭問題、希臘經濟危機以及難民問題令其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美國經濟雖出現一定程度好轉,但並未帶動其他主要經濟體。從産業角度來看,國際産業分工出現再轉移。隨著中國各種要素成本升高、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密集型産業正向東南亞及南亞國家轉移,另外,發達國家製造業也出現回流,在出口方面對中國産生了雙向拉扯壓力。“同時,8月份天津港爆炸事件也或多或少影響交貨,對進出口數據造成影響。”白明如是説。

  今年年初,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8月,2015年版《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公佈。白明稱,近年來,國家對於外貿的政策支援力度不可謂不強,但政策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面臨外貿困局,白明指出,首先,中國可通過“一帶一路”平臺拓展國際空間,利用“一帶一路”創造機會。但“一帶一路”遠景與行動是長期計劃,不會立竿見影。當務之急是加快中韓、中澳自貿區的建設,中韓自貿區是含金量最高的自貿區、而中澳形成一種互補,這兩個自貿區逐漸生效將帶來發展紅利。第三,要發揮上海自貿區的作用,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逐漸完善,推廣複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