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周子勳:央行報告透露貨幣政策穩健趨松信號

  • 發佈時間:2015-04-07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3日發佈消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季度例會明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從近期一系列跡象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會上表示,將非常謹慎地關注和追蹤全球經濟走勢,包括全球通脹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另外也要關注中國的經濟形勢和通縮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説,周小川公開警示通縮風險,並不只是簡單地分析經濟形勢,這説明央行對通縮的關注度在上升,而面對通縮的應對政策相信應該已經準備好了,只待時機成熟就會拿出來。

  可以看到,作為貨幣政策的執行者,自去年11月以來,央行便採取了一系列降準降息措施,試圖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助力經濟穩增長。近期,“降低逆回購利率、加量續作MLF”的行動透露出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中的鬆緊適度特點。繼3月17日央行當日增量續作MLF(中期借貸便利)5000億元,此後接連在公開市場上進行逆回購操作。4月2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55%,與前三次中標利率均持平。

  MLF作為提供基礎貨幣的工具,增量續作能夠注入流動性支援經濟增長,而逆回購則通過逆回購利率影響著市場資金利率走勢。資金量和資金利率調節雙管齊下,央行適度地透露出“穩健趨松”的政策取向。

  正如專家分析所言,面對全球經濟脆弱的復蘇,央行應該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貨幣政策要以本國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為重,相機抉擇,貨幣政策當松則松,當緊則緊,這種順勢而為的政策靈活性對中國有利。

  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融資。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央政府在改革地方舉債融資機制上動了真格,各地的舉債規模將被限制在地方債清理甄別上報的天花板上。

  同時,地方政府債券與PPP在短期內仍然難堪大任,這將使得各地方政府的雄心遭遇挫折。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強調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誠然,減少對銀行貸款的過度依賴、逐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中國金融結構改革的方向,在此方向下,社會融資結構將趨於多元化,各種融資渠道也會增多。

  近年來,直接融資比重提高主要源於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銀行信貸的快速擴張與股市低迷的情況下,我國金融資産中的股市與債市的份額在逐步下降,金融結構存在較為突出的失衡問題。直接融資支援不足,加之間接融資結構不合理,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大量創新型、成長型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突出。

  為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讓更多的企業可以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監管層在股票、債券、基金等領域推進多項新政。經過近一年的改革,目前企業融資成本出現下降趨勢,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的比重也小幅提升。

  央行發佈的2014年金融市場運作情況顯示,2014年,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融資合計達2.86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7.3%,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準。

  可以認為,壓縮信貸額度,增加債券發行,已是今年融資結構調整的一個大方向,在貨幣政策“穩健”的背景下,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大行其道。在此情況下,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都應該順勢而為,盡可能地參與到債券融資的大潮中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