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7月信貸數據創近四年新低央行會否降息成焦點

  • 發佈時間:2014-08-14 15:32:39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戴曼曼、李亞宇  責任編輯:王斌

  

  

  

  

  

  

  

  昨日,央行公佈7月份信貸和數字融資數據,其中信貸創下2009年11月以來的最差,社會融資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差。前期微刺激政策出臺不斷,而7月包括PMI數據等在內的各項數據也一片大好,為何獨信貸如此“差強人意”?數據公佈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一度使得上證指數在盤中下跌至2200點關口附近。

  央行官網罕見釋疑

  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億元和5460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7月末的廣義貨幣(M2)餘額為11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個和1.0個百分點。

  一系列的數據,超過市場的預料,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罕見地在官網發佈資訊對數據進行解讀。表示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6月份的基數較高以及季節性波動等有關,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仍處在合理區間。

  央行解釋稱,6月新增貸款大幅衝高至1.08萬億元,而7月是傳統的“小月”,所以會有一個明顯的季節性回落,其實兩月的數據合併來看,平均每月仍有7000億元的新增貸款。

  同時,7月數據還體現出宏觀面受到經濟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因素影響,造成7月新增貸款的需求較弱。

  銀行惜貸

  此前,無論是匯豐中國製造業的PMI數據,或是統計局發佈的製造業PMI,都顯示出中國經濟企穩回暖,也給予市場極大信心。為何信貸數據卻讓市場失望呢?

  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卻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供需兩端都表現疲軟,今年上半年的增長是一個補庫存的過程,在一系列微刺激“退火”之後,復蘇基礎仍不牢固,企業缺乏繼續融資的動力。

  陳龍更表示,由於金融機構因為缺乏明確的信貸放鬆的信號,而且出於風險控制,也出現了惜貸的行為,造成信貸供給不足。數位業內人士也表明觀點,認為當前的資金並未回歸到實體經濟中。

  央行相關負責人也在解讀數據時稱,“6月份的‘井噴’消化了大量的貸款需求,金融機構還處於補充的階段。另外,受到存款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信貸資産品質管控壓力上升,對一些信用風險集中領域貸款的投放也更為審慎。”

  央行會否降息引關注

  降,還是不降?從去年開始,此類話題一直是經濟學家和宏觀分析師們關注的話題,然而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出臺,也讓大家感覺短期內降息可能性不大。不過,7月信貸和社融的數據,讓這一話題再度成為熱點。

  央行會不會祭出降息的大旗呢?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在6、7月份連續推出調整存貸比、定向降準、PSL等有利於信貸增長的背景下,本應保持較快增長的信貸社融,卻現大幅回落,雖有半年末後回落的合理性,但如此巨大的降幅,至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前期定向刺激的手段效果不明顯,降息仍具有客觀的可行性。

  “央行採取降息是比較可能的”,陳龍認為,從總量的角度看,信貸資源充足,“這説明價格工具的效果是優於數量工具。”

  “央行有兩個選擇,一是降息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二是通過窗口指導要求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劉東亮認為如果降息可行,最快8月就能實現。

  不過,劉東亮也認為,並不能因為當前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就過分悲觀,居民戶中長期貸款沒有出現急劇跌落,“只是溫和減少,表明房地産銷售形勢沒有預期的那麼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