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一帶一路"促商品流動 利好亞洲資本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1-28 14:3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圖為去年12月10日在香港舉行的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投資論壇。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27日刊載匯豐銀行亞太區高管戈登·弗倫奇的文章《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利好亞洲資本市場》。文章稱,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將有助於促進實物商品在歐亞大陸、南亞、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流動。與此相關的鉅額支出將對亞洲內外的貨幣和債券市場等金融領域産生的影響則不那麼顯而易見。
文章稱,“一帶一路”計劃是中國國內經濟轉型和在國外發展偉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計劃會給鐵路、公路、港口等“硬體”設施建設帶來鉅額投資,將中國內陸與西邊和南邊的數十個國家連接起來,其目的是促進更多跨境貿易,同時對過剩産能加以消化。
它對被視為“軟體”的融資也將産生重大影響:滿足亞洲基礎設施需求所需的大量資金將為該地區資本市場注入新的動力。
文章稱,在未來幾年裏,已經和正在規劃的“一帶一路”項目投資可能達到約2400億美元。其中一部分將通過400億美元規模的絲路基金和新成立的1000億美元規模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來進行。
然而這只是一小部分——隨著發展中國家致力於提高生産力和應對城市化,未來幾十年需要數萬億美元流向交通運輸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文章稱,近年來,從“點心債券”(離岸人民幣債券)到“熊貓債券”(境外和多邊金融機構等在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中國的改革為國內外投資者和發行商提供了更多選擇。“一帶一路”將帶來更多債券發行和投資機會。而且,它還將刺激中國的金融改革,鼓勵決策者對全球參與者進一步開放中國資本市場。
文章認為,這是個好消息。一個更具流動性和多元化的債券市場將有助於優化資本配置,減少中國經濟對銀行貸款的嚴重依賴,擴大私營企業的融資渠道,而私營企業的增長是北京正在努力實現的經濟轉型的重點之一。
作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香港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香港擁有世界一流、成熟穩定的資本市場,受到尊重的監管體系以及重要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這些都是將資本市場與投資機會需求連接起來的關鍵要素。香港既連通全球又了解中國的特質將使它在“一帶一路”計劃的融資中具備優勢。
文章稱,“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的本地貨幣市場也能夠得到該計劃的大力推動。新興的亞洲本地貨幣債券市場發展迅速。
“一帶一路”相關開支將幫助提供“推動因素”,為亞洲許多較小的市場帶來它們迫切需要的融資廣度、深度和流動性。亞投行及其他發行商利用這些本地市場進行“一帶一路”相關融資所産生的影響包括擴大當地信貸規模,吸引全球投資者關注,增加企業獲得該地區長期資本支援的渠道。
這裡面也有一個“拉動因素”在發揮作用,其形式是尋找收益和投資選擇的亞洲資金。
文章稱,亞洲許多經濟體的增長速度仍然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在東盟地區,中産階級人口預計將在未來10年大大增加。雖然當地部分地區的家庭、企業和政府債務水準有所上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基本處於較低水準。對於該地區許多國家的老齡化人口而言,隨著退休的臨近,債券提供的穩定收益可能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這種局面可能有助於亞洲金融市場在未來幾年實現轉型,讓債券市場在利用亞洲儲蓄進行長期基礎設施投資從而實現增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特別是如果決策者能設法進一步銜接稅收、外匯監管和信用評級等領域的話。
與此同時,在貨幣方面,“一帶一路”帶來的越來越多的新增貿易將以人民幣結算。換句話説,該計劃將有助於推動中國貨幣的國際化。
文章稱,“一帶一路”計劃將為卡車、輪船和火車在全球相當大一部分地區運輸商品帶來更多便利。同時,它很可能也將産生另一個重要影響,那就是助推金融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