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博鰲嘉賓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熱詞

  • 發佈時間:2016-03-23 21:18: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已兩年,三地協同發展推向縱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所舉辦的“京津冀一體化:眾行以致遠”分論壇上,京津冀如何“齊步走”引發與會嘉賓熱議。治霾有何成效?互聯互通何時實現?産業如何轉移佈局?這三大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協同治霾:“和民眾的期望值還是有差距”

  “兩會期間,我最揪心的就是霧霾。”説起霧霾,與會嘉賓、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坦承地説,每年供暖開始和供暖結束前後幾天,就是霧霾發生的“危險期”,每到這些時候就會提早做好準備。

  提起京津冀,霧霾是繞不開的話題。從關停污染企業、限制單雙號,再到加強預警預報,三地協同進行生態合作,治霾效果如何?三地在博鰲論壇上都曬出了“成績單”:

  ——北京去年有藍天白雲的天數是185天,較2014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煤炭消耗量從2014年的2300萬噸壓縮到去年的1300噸,兩年關閉了1100家工業企業;

  ——天津去年優良天數較上年增加45天,PM2.5的平均濃度降低了15.7;

  ——河北省去年PM2.5指數比2013年下降了28.7%,空氣優良平均天數190天,比2013年增加了61天,重污染天數36天,比2013年減少了44天。

  李士祥和河北省副省長張傑輝等與會嘉賓表示,儘管各地為治理大氣污染,防治霧霾做了很多努力,數據上看效果是好的,但和民眾的期望值還是有差距,採取的措施和看到的效果還是有時間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張軍擴認為,三地共同治霾的力度一定要加大,找準突破口。散燒煤是冬季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河北省就將壓減散燒煤作為下一步的重點。但是,治霾涉及到整個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它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在管理工作中仍需不斷進行宣傳,提醒市民採取防護措施。

   互聯互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值得期待

  串聯首都功能疏解、區域産業轉移等工作,需要實現京津冀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一體化現代交通網路”已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完善高速公路網路”“構建分工協作的港口群”“打造國際一流航空樞紐”。

  正在佈局的“四縱四橫一環”交通網路將在京津冀城際之間高度覆蓋,串聯起區域中心城市、重要城鎮和主要産業集聚區。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介紹説,去年天津高鐵“兩通兩建”,天津至河北保定的時間縮短至40分鐘。同時,從東北來的列車可通過天津和河北相連,天津成為了京津冀的鐵路樞紐站。今後,天津至河北可以實現兩小時基本覆蓋,三地之間的經濟往來將更加密切。

  與會嘉賓表示,通過龐大的鐵路網路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值得期待。李士祥説,京津冀三地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去年成立了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規劃到2020年,整個京津冀軌道的交通里程將達到1333公里。

  張軍擴説,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成世界級城市群,還要打造首都經濟圈,這些都需要解決好交通問題。我們將來設想在京津冀城市之間在一百公里範圍之內,基本上就靠市郊鐵路加上城際鐵路,超過一百公里就靠城際鐵路再加上幹線鐵路。“軌道上的京津冀”將改變很多人的出行習慣和方式。

  産業轉移:同一舞臺 角色不同

  北京的“大城市病”如何治?如何“瘦身”?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一些嘉賓認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産業轉移,需要京津冀三地明確自己的定位,在同一舞臺上,扮演不同角色,並且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有所創新突破。

  張軍擴説,從整體的定位上來説,北京就是科技創新中心,在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方面不僅服務於京津冀,而且服務全國;天津打造先進研發製造基地,發展高端製造業的同時還要在製造業的研發和産業創新研究方面有所作為;河北要擴大科技成果的轉化、運用,對傳統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

  與會嘉賓認為,産業轉移並不僅僅是幫助首都“減負”,而是要讓這些産業輸得出、穩得住、留得下、長得大,有創新。張傑輝説,河北除了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的産業之外,還要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即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産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現代服務業是我們的發展目標,但傳統産業我們不可能拋棄,需要提升,邁向中高端。”張傑輝説,河北利用北京和天津的科技資源,來提升産業和産品的競爭能力。未來河北無論發展新的産業,還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一定要有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建立在創新驅動上,也就是使得這個企業這個産業有持久的創新能力,保持持久的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