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中郵保險獲准境外投資 成立五年堅持特色發展道路

  • 發佈時間:2014-09-11 09:46:1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中國網財經9月11日訊 日前,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迎來成立五週年之際,成為保險新“國十條”頒布後保監會首批獲准開展境外投資業務的保險公司。作為行業新秀,五年來中郵保險厚積薄發,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8月初,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大保險業支援企業“走出去”的力度,拓展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範圍。僅僅成立五年的中郵保險成為幸運的“出海弄潮兒”。

  五年來,中郵保險充分依託郵政現有網路和資源優勢,以“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小額保險為切入點,堅持專業化與特色化並舉,按照“低成本、廣覆蓋、高産出”的發展戰略,著力促進城鄉保險業均衡發展,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短短五年時間,中郵保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業務已擴展至17個省216個地市1115個縣市24430個網點;總資産由5億元擴展至635億元;累計保費規模達669億元;服務人群超過230萬人;業內排名從2009年壽險業第54位,前移至2013年第8位;保費年均增幅達126%,成為“近十年建設速度最快、業務規模增長最快”的壽險公司之一。自保監會實施分類監管以來,中郵保險始終被評定為A類公司。

  中央財經大學最新完成的《2014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顯示,中郵保險綜合競爭力排名晉陞至第五位,較上年上升3位;資本管理能力由第五位躍升至第一位,發展潛力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分紅生財圖個富”、“福壽綿長圖個福”、“出門在外圖個安”…中郵保險自主研發的“富富餘”、“綿綿壽”、“祿祿通”、“貸貸喜”、“年年好”等五大系列19款産品,從幾十元到不超千元的“三農”和小額保險,到“交幾年領幾年”的儲蓄型養老保險,再到業內首創的務工人員及其家屬體恤金保險,涵蓋理財、養老、教育、意外等各領域,款款“看得懂、買得起、用得著”。此外,“多多保”兩全保險等一批期交高價值産品,已進入系統開發後期。

  五年間,中郵保險建立了以網點為主陣地的“基本線”、以郵政投遞員和行銷員為主力軍的“流動線”、以三農服務站和村郵站為基點輻射農村的“延伸線”的“三線並舉”行銷服務體系,依託郵政不斷完善“經營重心下沉,服務端口前移”的營運模式,搭建了集核心業務系統、財務系統、監控系統、呼叫中心於一體的實時資訊交互管理系統,將保險服務快速貫穿到市縣和鄉鎮,不斷延伸保險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在一些偏遠地區,中郵保險還嘗試通過改造郵政車輛,設立流動保險服務站,確保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保險。

  在實踐“大服務體系”的過程中,中郵保險強化風險控制,創造性地提出“聯動管控”的管理思路。在內部,實施有效的審計監督,建立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垂直獨立審計體系,掌握快速診斷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方法,厘清前、中、後臺管理職責,提升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的能力;在外部,加強與郵政、郵儲銀行的三方聯動,在合規管理、風險防範上加強協調,同時強化業務品質監督與檢查,積極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打造制度和科技的雙重“防火牆”。

  此外,中郵保險從創建之初就堅持每年開展“送知識、送溫暖、做調研”三下鄉活動,定期走訪大學生“村官”,為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為邊遠地區建設“保險村”和“農村書屋”,向村民提供農村保險和生産生活科普知識。

  據統計,目前中郵保險70%的機構和業務都分佈在縣和縣以下。截至目前,中郵保險共發生6870起理賠案件,理賠五日結案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各項運營指標良好,始終保持行業較低的投訴率,系統完好率始終保持100%,償付能力水準始終保持在充足Ⅱ類以上,投資收益始終保持行業優良水準,至今未發生一起資金案件。

  “災害無情、中郵有情”,無論是四川雅安地震還是江蘇昆山工廠特大爆炸,無論是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還是陜西8•26特大交通事故,在每個突發事件現場,中郵保險工作人員總是衝向第一線。在四川雅安地震中,蘆山縣“中郵保險理賠服務點”成為保險行業第一個在災區設立的理賠服務點。

  新“國十條”提出,要打造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中郵保險將在符合國家對保險業最新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始終致力於長期型、穩定型的可持續發展,為國計民生貼心服務,不負人民群眾的信賴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