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林哈德:中國仍是重要的成長型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2-08 05:27: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福伊特公司董事長林哈德日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仍是重要的成長型市場,中國政府的經濟改革政策將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健康快速增長。

  記者: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成員企業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形勢?

  林哈德:首先不要過分誇大中國和其他國家股市出現的波動。如今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股市已經找到了平衡,中國仍處於穩定的增長過程中。其次,對於德國來説,最關鍵的是對中國實體經濟運作狀況的評估。儘管中國經濟已經進入6%至7%的增長區間,但這一增速仍相當可觀。世界上只有很少國家經濟增速能達到這個數值。當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令德國在華企業的運營駛入“不平靜的航道”,而且這種情況估計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堅信,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仍然可期。

  記者:如果中國等出口市場出現問題,德國經濟增長將受何影響?

  林哈德:中國目前是德國企業十分重要的市場,未來幾年內也將如此。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目前,德國企業在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尤其是在巴西和俄羅斯出現的小規模訂單損失,可以通過經濟復蘇的美國、歐盟國家予以彌補。

  記者:您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哪些問題最為緊迫?

  林哈德: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環境污染。中國經濟正在全力轉型為可持續發展經濟,這需要政府、企業、公民的共同努力。在華外資企業也必須以高環保標準為之作出相應貢獻。德國企業願意承擔這一責任。

  産能過剩是中國面臨的另一大挑戰。這一點中國政府2009年就已經注意到了。例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年前中國經濟的平均産能利用率只有60%。從那時起,中國就已經有採取行動降低過剩産能的積極信號。

  記者:一些觀察者指出,中國擁有充足的穩定經濟手段。您對中國政府推出的抵禦風險措施作何評價?

  林哈德:世界上沒有國家像中國這樣擁有如此高的外匯儲備,這得歸功於中國過去幾年的鉅額外貿盈餘。毫無疑問,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比如,中國加強內部消費的措施就非常恰當,其中完善國家養老保險體系將有利於居民提高消費支出,並有利於將過高的居民儲蓄比例與國際標準相適應和轉變。

  總體來説,我認為,中國政府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推動經濟轉型的政策是正確的。也正因如此,中國仍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