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中國網 鄭亮 攝影)
中國網財經3月19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9日第七次全體會後,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採訪列席會議的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
文字實錄:
主持人:有請科技部王志剛部長。
記者:請您談談作為新當選的部長有什麼感受。再有就是關於創新型國家建設,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一些部署。請問科技部對如何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有什麼佈局和考慮?
王志剛:首先作為新當選的科技部長,現在腦子裏想的還是怎麼樣把科技工作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做好,真正在新時代支撐我們國家強盛的作用。我們現在更多的想科技在當今時代對經濟社會發展、對民生改善、對國家安全、對人民生活越來越重要。過去科技是在小眾的範圍內,更多在大學、科研院所,接著不斷地擴展到大眾,經濟與科技的結合,現在按照“五位一體”的要求,不僅要與經濟結合,還要與政治、社會、民生、生態等方面都要結合好,所以對科技工作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同時,也賦予科技工作更大的空間。所以作為新當選的科技部長,應該想的是怎麼樣能夠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支撐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作用,使中國的科技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我的感受。
關於創新型國家,黨的十九大對於創新型國家在目標、任務、戰略方針、重大原則方面作了規定,政府工作報告在創新國家的部署安排方面也都作了具體的安排。也就是説,我們現在要分三步走,真正到2020年能夠全面實現小康,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其中應有之意,也就是説科技在進入現代化成為科技強國的征程上,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一個規律,也是科技為什麼被大家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説我們向科技要什麼,我們的工作要講究規律性,真正的規律就是科技的規律性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要素。
此外,我們講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支撐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第一動力向誰要,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向科技要。我們講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為我們成為現代化強國來做支撐,當然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從工作上考慮的話,首先要有一個大局的站位,就是説怎麼樣把創新型國家建設,與整個現代化強國和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和高品質發展,和我們國家強盛、人民幸福有一個更緊密的結合。當然還有一點,中國的科技如何為世界科技做出中國的貢獻,這也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另外,應該把整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作為一個重點,既然面向五位一體、四個全面,面向整個工作大局,又擺在一個核心和關鍵地位,我們怎麼樣加強頂層設計,怎麼樣在體系上更加科學、更加全面完整、更加有效。這裡麵包括大學研究所、企業、社會、各個創新主體,如何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另外,這些作用各自發揮與合力發揮在創新體系中怎麼去設計。我們的創新體系總體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實現的路徑是什麼等等方面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同時,我們要考慮,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科技工作要三個面向,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把“面向”搞清楚,把科技的力量真正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能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夠實現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意志,同時能夠在科學的發現、科學的利用等方面能夠做出中國對世界科技的貢獻。此外,我們還要構建一個好的環境,能夠讓更多的科技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能夠參與到科技裏面,發揮不同的作用。這裡麵包括我們在法治上怎麼辦,我們在政策制定上怎麼辦,我們在服務方面怎麼辦,我們在文化建設,社會對人才、對科技的一種尊重的範圍以及科學家如何報國,如何能夠為國家現代化做出更大的貢獻等方面,從科技部來講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然還有的是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創新。我們怎麼樣為人服務,為科技人員服務,讓他們能夠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産業化方面都能夠心無旁鶩,得到很好的服務,能夠得到很好的支援,能夠有很多的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使他們能夠願意在中國創新創業,能夠在中國、在科技方面、在轉化方面等取得更大的成就,使他作為一個科技人員能夠作為中國這塊熱土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記者:當前我國正處在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驅動創新成為共識,也就是大家所説的雙輪驅動。請問在這樣的背景下,下一步科技體制改革會有哪些措施?
王志剛:剛才你的兩句話很重要,一個是創新驅動發展,大家願不願意創新,有沒有這樣一種內生動力就要靠改革,所以第二句話是改革驅動創新。
在具體措施方面:首先,我們要看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我們自己要堅持中國特色以及進入新時代以後我們這個階段的一些特徵、特點,要把握住。這樣在科技創新方面,能夠有一個大的定位,也就是重大需求和整個科技創新的路子能夠走對。二是科技創新,剛才我説了本質上是人才創新、人才驅動,也就是説要圍繞人來加強改革。比如説我們在科技的一些政策方面,怎麼能夠讓願意創新、有創新能力、取得創新成果的這些人能夠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當然包括物質上的一些尊重和獲得,還有精神層面、榮譽層面也應該有社會的讚譽。同時,從科技資源的配置方面,我們怎麼樣能夠把剛才我講總書記要求的“三個面向”、國家戰略意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家的興趣哪些地方結合,哪些地方有所側重,分類來配置資源,這也是下一步改革中間要做到的。同時,我們現在的法律保障、政策措施、文化環境構造,政府這只手和市場這只手是不是能夠同頻發力,形成共振、形成合力、形成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我們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當然,我們在科技的國際合作方面,以及在科技的産業化,支援更多的人來參與到科研活動、科技創新創業等方面,這都是我們下一步要通過改革實現的一些目的或者改革的一些指向。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