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13日訊(記者暢帥帥)進入三月,伴隨著兩會時間的到來,也迎來了新一年的春招。據教育部消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與去年的795萬人相比,畢業人數創歷史新高。這820萬畢業生的就業,是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産業轉型升級 推動勞動者謀求高品質就業
高校擴招之後,我國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畢業人數將是近10年的最大數字。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時代已然到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崗位被人工智慧代替,諸如財務、會計等一些高程式化的職位將被部分取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認為,由於科技不斷進步,可能在短期內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另一方面,市場對於高技術含量職位的需求會越來越多,也給高校畢業生帶來較高的要求和較大的就業壓力。此外,莫榮表示,就業歧視現象在一定範圍內仍然存在。
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進入就業市場的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左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倒逼産業升級,很多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支撐的低端製造業逐步被淘汰,新興的企業將會是更加智慧環保的生産模式,這意味著需要更少的勞動力以及更高的職業素質需求。提高人才素質將是實現充分就業、高品質就業的必行之路。
拓多元渠道+創業帶動 多方共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7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失業率為多年來最低。這與我國積極的就業政策和去年經濟發展增速提升密切相關。今年就業預期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莫榮指出,實現高品質就業,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當前就業總量問題和結構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實現充分而高品質的就業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運用“網際網路+”發展新就業形態。促進多渠道就業,支援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時健全勞動關係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業成為我國發展的突出亮點。
具體到高校畢業生來説,人社部近日也發佈了《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以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為抓手,千方百計拓展多元化就業渠道,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準總體穩定、就業局勢基本平穩。文件提出,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與經濟政策、引才引智政策有機結合,多渠道開發適合畢業生的就業崗位。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推進就業資訊跨區域互通共用,加強就業市場供需銜接和精準幫扶。同時,集中優質資源支援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
此外,高校的培養模式、用人單位招人政策以及學生自我職業觀念和職業素養也是影響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就業的重要因素。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學坤表示,要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在哪,力求使發展方向與自己的興趣相一致。用人單位也要拋棄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公正地對待青年群體。
“就業壓力大小,其實在於大學生自身。”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表示,教育發展的趨勢是多學科交叉與融合,高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更要培養他們接受新事物、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學生也應轉變學習和擇業觀念,既要熱愛專業,有專業思想,又不能受專業所限,被專業所“綁架”,要重視“選修課”,培養更全面的能力。
(責任編輯:李春暉)